末列士卒虽闻讯稍迟,那份诧异却丝毫不减。
他们听见,昨夜有一队归顺的齐国弟兄,做了件了不起的事。不禁伸长脖子,拼命朝点将台眺望。
隐约看见,一道玉树般挺秀的身影,在昂然踱步。仅看轮廓,便能感到割人心魄的锋芒。好像他所经历过的一切,包括此刻足下的高台,都是他的磨刀石。
“今早一起床,我眼前,就多了一伙俘虏。以及,一纸信笺。”叶星辞冷眼斜睨八个绑缚在地的齐军,抖开信笺,高声念诵,“归顺以来,寸功未立。今受猜忌,以此明志。”
其声泠若碎玉,掷地有声。
念罢,他倏然抬眼,眸光如淬火剑锋直贯三军,“听懂了吗?昨夜,一队归顺我军的江南同袍,舍命捉住他们,以此明志!”
他在朝阳中眯起双目,高举手臂,挥舞手中的宣言:“为什么?因为他们很愤怒。自投诚以来,大家跟着家兄刻苦操练,积极混编。他们相信,打回家乡,天下归一,就能彻底过上好日子。他们也明白,回归齐军,或侥幸升一级,然后又是无休止的溃败。而留在昌军,才能真正封妻荫子。”
叶星辞眼尾泛红,似胸中热血正在外溢。声渐激越,响彻百丈之外:
“然而,在即将彻底融入昌军,建功立业、为万世开太平之际,却被敌人的几句空话挑拨,遭到江北同袍的猜忌。他们愤怒,但清楚,错不在袍泽。所以,他们自行组队,豁出性命,连夜抓来敌人,表明效忠的决心!”
叶星辞施展着高超绝伦的“骗术”。与其说是玩弄人心,不如说是抚慰人心。
“敌人说什么,我们是嗜血狂徒,来扰我军心。敌人害怕了。不过,每一场战役结束,都有很多敌人不再是敌人。会像我的老乡们一样,融入昌军的每一路队伍。
说什么,收编降卒是用来送死?江南的弟兄们,左右看看,这段时间一起操练的江北同袍。这不叫送死,叫并肩为战!至于说,底受不受信任,大家不妨看看我。”
说着,年轻的主帅看一眼高悬的“叶”字帅旗,一拳捶在自己心口:“皇上敢让我这个齐人统兵治军,岂会质疑诸位?”
红日越悬越高,映得他眉间英气愈盛。他环顾三军,被满腔热血激出的吼声铿锵悦耳,如咬金断玉:
“敌人怕什么,我就偏做什么。打仗,打胜仗!让战事尽快结束,才能尽快回家。带着军功和封赏归乡,而不是作为败兵流寇!”
“战,战,战——”万军齐呼,欲破天幕,千万双充血的眼睛灼灼发亮。
待声浪渐息,叶星辞沉下面孔:“话说回来,军规森严。那些擅自离营行动的齐人,固然勇猛,但必须责罚!我不清楚他们是谁,因为他们只留下八个俘虏和几句愤慨的豪言。我推测,至少有上百人。各部回去查一查,知情者检举有赏。”
“别罚他们了,叶将军!”“是啊,将功折罪吧!”将士们动容地呼喊,各个虎目含泪。
他们左右顾盼,仿佛那些无畏的江南同袍就在身边。
叶星辞在点将台负手而立,面若凝霜,威严地扫视千军:“日落之前,如果一个都没查出来,那我便佩服诸君的情谊,不再追究。”
他当然没法追究,因为俘虏是他下令抓的,这群勇士压根儿不存在。
重要的是,让昌军相信,他们身边有如此赤诚无畏的异国同袍。而归顺的齐人也会觉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受到了庇护。
南北士卒,会像两股绳,迅速重拧在一起。
敌人敢用一纸空文挑拨人心,他就敢虚构一群梦幻勇士,把人心重新粘合在一处。
叶星辞侧目,迎上四哥赞许的目光,狡黠地挑眉一笑,几乎想做个鬼脸。他看着愈发刺目的日头,这阳光,也会洒在逸之哥哥肩头。
想到这,眉间灼人的英气便化作春水。
第374章 什么叫帅
“接下来,我将点兵出战。”叶星辞朗然开口,“进攻南边的齐军主力,来一场硬碰硬的野战。此战过后,齐国边军将被彻底打残。”
又强调:“短兵相接,要神挡杀神。当对手投降,要心怀悲悯。见惯生死,仍然敬畏。严禁杀降冒功,那可能是你明日的同袍!”
停顿一下,他平静地作出惊人部署:“我将亲率前军,带诸君奔赴胜利。”
直到这一天,面对接连的突发情况,他才真的领悟何为带兵、治军。从王爷的传令兵,到领兵一千、一万,再到如今的十数万。
磕磕绊绊走了两年,才发现,似乎刚刚开了个头。
动员过后,叶星辞点了七万兵马。一万骑兵,六万步卒。父亲手握八万兵马,除去留守的,所能投入战场的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他亲率前军,四哥率左军,护大军左翼。左翼至关重要,因为此战的突破点在左——大雨来临,给齐军的堡垒搬新家之后,左翼将会面对曾经的沼泽。而四哥的忠心部将,曾经的受骗者李总镇,护左后翼策应四哥。
大军翌日开拔,在那座空置的小县城驻军休整备战,等待时机。或者说,天时。
叶星辞一向不信玄学,却也忍不住偷偷搞了一场祈雨仪式——光膀子跳舞,树枝沾水,往身上抽,嘴里念叨“天灵灵地灵灵……”。
是儿时在宫里看的,故国的太上皇喜欢这些。
酣畅淋漓地跳完之后,他猛一拍脑门:不对!这些年江南也没旱过啊……哎呀,这是洪涝时挡雨的仪式!
于是,他慌忙擦干身上的水,边裹衣服边对苍天大喊:“错啦,刚才不算数!你啥也没看见噢!”
若楚翊见了,肯定要笑成一只鹅。
一想到夫君,叶星辞穿衣服的动作变缓,甚至想再脱了,满心绮念。他垂眸,看着一片火烧云从胸口蔓延到腹肌,整个人都烧起来了。
他舀起一瓢冷水,对着胸膛浇了下去。几乎能听见,炽热的心“滋啦”一声,淬了火。
自分别,他便禁欲。他憋着一股劲儿。
他要做噬咬敌人的凶兽,用爪牙叩击颤抖的大地。做九泉之下翻身的地龙,撼动战场。做十万刀剑齐出鞘的铮鸣,震碎旧山河。
他要做过年时的爆竹,爆个大胜仗。不过,他不盼自己的姓名家喻户晓,家家吃饱就好。
许是老天难以欣赏他诡异的舞姿(他猜只有逸之哥哥会喜欢),三日后,就等来了入秋最大的一场雨。
那队曾生擒父亲的精兵,开始执行作战计划第二步:搬家。
众人趁雨夜解决了巡逻的齐军小队,将木板、草席等铺在泥沼,搭出通道。按照事先的演练,不消一刻,便将纸糊的堡垒和营房拆迁,向西平移二里,再照原样垒好。
接着,是不远处的荒村。土屋土墙通通拆走,搬不了的水井,便用草掩盖。
搬家的同时,全军已完成进食,身披蓑衣,在夜色中卷甲衔枚,向南急行军。每人都另携一双干爽的军靴,战时用。
卷起的旌旗沉默着,雨滴在战马的头顶绽开银花,打湿鬃毛。湿漉漉的草地,将马蹄和脚步声都变得粘稠。忽然一道霹雳抽破天际,苍白的鞭影下,绵延的队列显露出轮廓,恍若潜行的巨蟒。
而叶星辞,处于七寸的位置。
腥咸的夜风从鼻腔灌入肺腑,他觉得,胸膛像潮湿紧绷的鼓面。他的心跳得比雨点密,在脑海中构思各种局面和应对之策,包括撤退。
他回想自己革新的练兵方法。他要求骑兵单手提着灌满的水桶飞驰,以练习平衡,避免在交战的冲击中坠马。
“会有用的,都会有用的。”二十岁的主帅在雨声中自语。
他最惜人命,若此战有失,他会被巨大的亏欠感闷杀。
到了这样的时刻,拼的不是智谋,是毅力和决心。他明白了,为什么史书里记载名动天下的大将军,常用“毅重”二字。
将为军之胆。局势瞬息万变,指挥官的一句话,就决定几万同袍的生死。所以,也担负了巨大的精神和道德压力。保持清醒和坚定,比聪明更要紧。
上一篇:凶悍屠户太旺夫[种田]
下一篇: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种田]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