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许久,陈太妃又要送叶星辞东西。
“母妃送你个翡翠镯子,呀,好像戴不上……母妃还给你做了双绣鞋,呀,好像穿不上。还有绣着石榴花的红肚兜,寓意多子多福。你和逸之每人一条,就寝时穿。”
袁太妃说送鞋不吉利,鞋通邪。陈太妃则说,自己老家正相反,要把邪踩在脚下,送鞋是帮对方把“邪”送走之意。袁太妃温柔而无奈地笑了:“好,就以你家为准。”
陈太妃看向叶星辞:“你再试试,使劲往里蹬!肯定能穿上!”
叶星辞不忍让长辈失望,咬牙把脚挤进鞋子,紧紧蜷着脚趾笑道:“刚刚好呢。”
然后,他穿着小鞋,挎着两条红肚兜,僵硬地聊着天,盼望这一天快点过去。
临别之际,陈太妃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殿外,轻抚他的腰腹,露出一个坏丫头般的笑:“肚子没动静呢?”袁太妃埋怨她用语粗俗,这才成亲多久。
陈为逮住时机扳回一局,调侃道:“有动静,吃多了咕噜噜响的动静。”
叶星辞剜了对方一眼。面对这两位真心待他的长辈,他心底掠过歉疚。他看向楚翊,从男人脸上读出了相同的情绪。或许,正是这些俗世的负担压着楚翊,才对自己今早的勇猛一击没有回应。
他得谋划一下,如何拆除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最后一点障碍。没关系,再翻翻兵书就好!楚翊写的《兵略》在生活中也很实用,堪称人生宝典。
“二位母妃,借一步说话。”楚翊招呼生母和养母,嘴角笑意深沉,暗藏玄机。
叶星辞也跟过去,只听他低声道:“那个叫翠玲的宫女,不是太皇太后的耳目吗?你们多在她面前说,我常帮扶三哥的儿女家眷,一定要强调:老九他本来就没什么积蓄,刚成家,铺子月月亏本,佃户还拖欠佃租。也不知能帮衬到什么时候,帮一天算一天吧。”
两位长辈都说懂了,会时常念叨的。
叶星辞暗叹,这小子虽然心善,但心眼也是真的多。楚翊是想让老太后觉得亏欠他,这份亏欠,就像一件防身暗器,也许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有,总比没有好。
回家之后,陈为也屁颠颠地跟来宁远堂,守在西厢的耳房,想见听荷。云苓手持绣绷立在门旁,慢条斯理地刺绣,娇笑道:“舅老爷,听荷妹妹不想见你,她说再也不理你了,另找个人伺候你。”
叶星辞支起窗远远地看着,见陈为频频作揖说尽好话,屋里的听荷也不露面,还真是个犟姑娘。
陈为垂头丧气地跑来正房,真心求助:“外甥媳妇,答应你的我做到了,你的秘密我可是守口如瓶,最细的那种瓶。你答应我的,是不是也该兑现了?”
“真诚。”叶星辞注视着他,“真诚地跟听荷聊聊,向她道歉,表明心意。别马上邀她回去住,一点点来。感情如打铁,经过这次锤炼,你们的关系会更牢固,你还得谢谢我呢!”
陈为无奈摊手:“你这不跟没说一样吗?得先让她跟我产生交流,才能进行下一步啊。”
叶星辞手握兵书,傲然而坐,如坐镇中军大营的主帅。他蹙眉想了想,问:“昨天,她打你哪边脸了?”
陈为指指右脸。
叶星辞祭出一招苦肉计:“这样,你就说右脸在挨打之后面瘫了。今天去宫里看望姐姐时,遇到一个太医,太医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听荷再打一下才能好。她心疼你,不会不管的。现在你笑一下,只用左脸。”
陈为保持右脸不动,牵起左侧唇角,邪魅狂狷地笑了。
“就这样笑,很完美。”叶星辞微微点头,一副运筹帷幄的威武气概,“如此,她再打你一巴掌,气就能再消一点,也产生交流了。之后该怎么说,就看你自己了。”
“妙!很合逻辑!”陈为欣然拱手,说外甥媳妇对兵法活学活用,该在街上摆个摊,专门帮人解决家庭纠纷。
陈为又跑去找听荷,叶星辞看见他成功引得姑娘露面,然后歪着嘴笑,展示自己的面瘫。听荷将信将疑,一巴掌扇去。陈为揉揉脸,粲然一笑,似乎全好了。他说了什么,听荷抿嘴一笑,像开在冬日的花。
叶星辞也跟着笑了。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起身拿过一包手帕包裹的东西,小心拆开。他将这一捧土,故国的土,郑重地放入一个小小的空花盆。
**
身畔倏然空了,被窝也冷了一点。
天色暗如淡墨,叶星辞半沉在黏稠的梦里,像个溺水者,伸手挽留刚刚离开的温暖。他抓到了一只温厚的手,便像顺竿爬的美人蛇似的缠上去,嘟囔道:“不许走,陪老子睡觉。”
“我要候朝去了。”男人柔声道。
“亲一下就放你走。”叶星辞顺着男人的手臂爬到后背,用两条修长有力的胳膊牢牢锁住对方,探出脑袋,半梦半醒地嘟起嘴。
楚翊笑着侧头,落下响亮的浅浅一吻。
叶星辞满意地缩回被窝,把自己裹起来,脸贴在柔软的丝绸枕巾蹭了蹭。陈太妃给的大红肚兜他们都不想穿,但长辈的一片心意不好闲置,就当枕巾了。
忽然,他睁眼起身,柔韧的腰肢狠狠一摆,屁股一扭,用胯骨发出蓄力一击。楚翊直接被撞下床,冲了两步才稳住。没回头,也没回应。
“晚上早点回家。”叶星辞淡淡道。
他又打了个盹,醒来时天已亮了。正吃早点,王喜送来信函,说江南来信了,“昨晚送到门房的,那时王妃已就寝,老奴就没叨扰。”
放下盛放信函的镂花木匣,王喜躬身而退,说自己正闲着,去为王爷打扫书房,有事随时吩咐。
叶星辞立即打开木匣,拆去信函的封蜡。封套里包有两封信,其中有娘的手书。内容简单,不外乎叮嘱他注意身体。没提到家里,也没落款,应该是夏小满怕他身份暴露,告诉娘别写那些。
几滴热泪,洇湿了稚拙的字体,和藏在字里行间的遥远牵挂。叶星辞眸光颤抖,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去拆读另一封信。
是太子的信,但不是太子的笔迹,而是夏小满代笔。
这是一封寻常家书,以兄长对妹妹的口吻讲述了皇后的近况等。末尾提到,建同府报给户部的去年账目中,写明了驸马一行协同剿贼期间的花销。各项开支多达万两白银,其中似有隐情,特此相告。
“有这么多?!”
叶星辞疑惑的目光定在“万两白银”,心微微一沉。花在哪了?就算直接拿银子当零嘴,也吃不了这么多,一定有猫腻!
等楚翊回来……不,他心念一转,猛然回想起昨日庆王脸上阴晦的笑意。他狂奔到西侧的书斋,挥舞着书信,对正在细细擦拭格架的王喜道:“快,快派人去朝房找九爷!把这封家书给他,叫他看最后一节!”
第165章 不测风云
王喜放下抹布,神情疑惑。但还是接过信,说这就安排人动身,让桂嬷嬷的儿子永贵去。
“快去,他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这样,他心里能有个准备!”叶星辞心急如焚,几乎是把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太监推搡出门。
他想了想,又劈手夺回信,“我去,我的马快!”
“王妃,还是安排别人吧——”
叶星辞将王喜的劝阻抛在身后,胡乱裹了一条斗篷,狂奔到马棚牵出雪球儿,来不及套鞍具便飞身而上。
出了王府后门,他策马朝宫城疾驰,鞭稍划破料峭春寒,青丝如一匹黑缎飘扬在脑后。白马四蹄如飞,清脆的蹄铁声愈发急促,连成一片,掠过晨曦漫洒的街巷。
“闪开——”
他避让行人,一路飞驰到皇宫的和阳门,向守门太监和禁卫军亮出宁王府的腰牌。他焦急地请求他们,将在六科廊的朝房候朝的九爷请出来,家里出事了,十万火急!
“朝房空了,百官已经上朝了。你但凡早来一刻,都能见着九爷。”一个太监细声细气道,“可以留下口信,咱家去转告在和德殿外侍候的,散朝之后马上转告九爷。”
上一篇:凶悍屠户太旺夫[种田]
下一篇: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种田]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