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夫子道:“开蒙要读三本书《三》《千》《百》,这三本书内容浅显易懂,只要读书背熟,读书认字不在话下,待学过这些后,夫子会再授你们《幼学琼林》《百字贴》,如此写字也不是难事。”
他将一本书展在魏承和罐罐面前,双手背着道:“我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每日读过百遍,也就能熟书认字了。”
“人之初,性本善。”
魏承忙跟着道:“人之初,性本善。”
诸葛夫子一停,看向打着小哈欠的罐罐,道:“你怎么不跟读?”
罐罐揉揉眼睛,又打个哈欠:“罐罐,困呢。”
这话一出,有两个默默看他们的学子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小娃胆子也忒大了些,还没有人敢在诸葛夫子面前说困。
诸葛夫子道:“你不想读书?”
罐罐摇头:“不想。”
诸葛夫子又问:“那你来私塾做什么?”
罐罐道:“夫子说让,哥哥带罐罐来,罐罐也想,陪着哥哥。”
诸葛夫子声音渐冷:“你的意思是你只听你哥哥的话?”
罐罐缩缩脖子,看着夫子道:“也,也听夫子的话。”
“那便跟着你哥哥一起读。”
罐罐往魏承手臂旁挨了挨,小声道:“好,好呢。”
诸葛夫子又背下一句,魏承跟着念,罐罐也磕磕绊绊跟着念了出来。
将近读过一页,诸葛夫子隐约听到什么声响,这一转过头来,就见着那小娃竟然枕着魏承的手臂睡熟了。
魏承苦笑道:“夫子,我弟弟昨夜误喝了两滴酒,所以才……”
诸葛夫子摇摇头,似乎颇有感叹:“这么多年来已经少有亓 亓 整 理人敢在我的书堂上睡觉了。”
“罢了,让他睡吧。”
诸葛夫子听了魏承的解释也不追究,只道:“他既然听你的话,那你学会了再传授于他。”
跟着夫子读了两遍,魏承就能流畅的将刚刚读过的内容通背下来,这让诸葛夫子好生打量他几眼,又带着魏承背过另一页内容,又是两遍,魏承还能完整的复述下来。
诸葛夫子看着魏承的目光有些惋惜又有些惊喜。
这样的好苗子竟然拖到九岁才读书!
第33章
诸葛夫子又带着魏承读过《千字文》二百句, 还是只读两遍,魏承就能自个儿流畅的背下来,诸葛夫子又让他照着书去读去认, 魏承指着一个个陌生漆黑的字, 刚开始还有生涩迟疑,可后来也就熟练起来。
诸葛夫子很是满意, 让他休息会儿又带着他背读《百家姓》。
一个时辰过去, 诸葛夫子见他实在聪慧又爱学, 又拿起原本想让魏承吃透那三本书后再学的《幼学琼林》, 将前两篇《天文》《地舆》读给他听。
这说来也怪,这学《三字经》时那小娃躺在魏承腿上呼呼大睡, 这一听有趣的天文地理,那小娃就小手支着睡出红印儿的脸颊,一双黝黑水润的眸子亮晶晶的看着他。
诸葛夫子见他听了, 也就放慢语速,缓声道“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1】
“蓬莱又为仙境,九座神山坐落在茫茫深海中……万年长生, 我等凡人可望不可即也。”
“夫子。”
罐罐举着小手,小脸满是认真:“罐罐也, 不能去蓬蓬, 仙山吗?”他只听了个音儿,念不出蓬莱。
诸葛夫子一笑,卷起来的书轻叩书桌:“凡人都不可去,你自然也不能去。”
“可是哥哥说,罐罐是小神仙。”罐罐小手捅捅听得正入神的魏承, 撒娇道,“哥哥,是不是呀。”
“罐罐是小神仙。”
魏承没想到罐罐竟然问了这个,他就算顺着罐罐说旁人也不会多想。
又轻轻拍了拍他小手,笑道:“不过夫子刚刚都说了,蓬莱仙山远在天涯海角,你若是去了,那哥哥怎么办?”
“哥哥和罐罐,当然要一起去!”
罐罐有些着急,又看向夫子:“夫子,也去!”
诸葛夫子被逗得一笑:“怎么也想带夫子?”
“因为,因为……”
罐罐的眼珠滴溜溜转,奶声奶气道:“因为哥哥还没学会认字呢!”
“好么,我当是你有好事念着夫子,原来是为了你的哥哥。”诸葛夫子佯怒道。
“好夫子,莫生气。”
罐罐敦敦跑到诸葛夫子腿边,摇着他垂下来的手:“罐罐长大了,也带夫子去海上。”
诸葛夫子冷眸中带着些笑,手掌犹豫两下,轻轻摸了摸小娃的头,道:“既然你这么喜欢海,那夫子就给你讲讲大康朝的海上丝路。”
又过了半个时辰也就要下学了。
听了一脑袋故事的罐罐竟然还赖着不走了,小手抱着桌腿:“夫子,明个儿还,讲海上的故事吗?”
魏承哭笑不得:“乖,夫子授课自有他的章程,咱们罐罐莫要这样。”
诸葛夫子边整理书籍边道:“你明早若是能背出来《三字经》前十句,夫子就再给你讲讲海上趣事。”
这话一出,罐罐连忙牵住魏承的手,抬着小脸:“哥哥,我们快快,回家吧。”
竟然厌学到这种地步。
诸葛夫子又气又笑,故意道:“魏承,你这个弟弟可真是个毛驴托生的犟种,我教不来他那以后他就交给你了,他若是学不会字,我可就要罚你了。”
“不要,不要罚哥哥。”
罐罐一听到“罚”就想起夫子今儿打人手板的事了,圆小的五头身挡在魏承身前,苦着小脸:“罐罐,学还不行吗?”
兄弟俩给夫子拱手道别就离开了私塾。
知文知采帮着诸葛夫子整理书箱,诸葛夫子忽然道:“知文,一会儿去书坊看看有没有一本《长海志异》,若是有买来与我。”
“是,夫子。”
知文性子活泼,胆子也大,笑道:“夫子,您不是说那小娃不会背诗句就不给他讲故事吗?”
诸葛夫子道:“他能背下来。”
知采稍一上前,有些腼腆道:“还要恭喜夫子又收了位聪慧过人的学子,想来这位魏学子雕琢一二,将来定能成才给夫子争光。”
“魏承过目成诵,稳重聪敏,若是他能静心读书,定能在科考中拔得头筹,不过……”诸葛夫子一叹,“这俩孩子出身乡野,不论读书用度,就说一场科考就要备置十多两银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下来。”
知文知采一听,对视一眼也都皱起了眉,是啊,这科考路上许多既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学子最后败在没有赶考盘缠上的事情还真不少。
.
徽林私塾每日只读两个时辰,午时学子们就能下学回家。
魏承牵着咿呀咿呀背着《三字经》的罐罐往摊贩巷子走,今儿个他和罐罐就在外面用午饭。
此时正是饭点,小贩都支起摊子买着香喷喷的吃食。
“罐罐,你想吃什么?”
罐罐动动鼻子:“想吃肉。”
“吃肉?好,那我们就吃肉。”
罐罐扯着魏承的手往前跑:“吃,吃这个!”
魏承打眼一看那摊贩卖的正是肉杂面条,且他的摊子坐着的人还挺多,想来是真的好吃。
摊贩立马来招呼:“两位小哥吃点什么?”
魏承看一眼旁边人吃的什么,道:“要两碗肉杂面条。”
“好勒,一碗六文,拢共十二文。”
魏承领着罐罐坐下,就听到旁边几个壮实粗糙的汉子一边嗦面一边说笑。
“……我一拳就打得他嘴鼻出血,他喝醉撞到了老子还敢对老子喷脏!本来老子抗了一天的沙包还没赚到几个子儿就他娘冒火!”
“打得好,碰上这种无赖就应该狠狠的打!”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