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安瞥他一眼:“忠心国事,为君分忧。”
两个千户和十个百户一路上也都在打眉眼官司,都不是刚考上举人的官场新人,皇帝这手段有多缺德,许多人甚至都亲身领教过。不过干这事儿的不是皇帝,是看他们不顺眼的上峰,且相比之下,上峰都没这么毒。
吃喝穿用再贵重,比得上大将和重臣吗?就碌州那破地方,没了这两个老人,碌王后方要不稳了。
“陛下不是极宠碌王吗?你先别说,我知道,能把碌王送到碌州,就知道这个宠……但也不至于这么绝吧?”
“嘿嘿,这事儿是要看陛下,但却又怪碌王。”
“啊?”
“你说,寻常人被发配到碌州那破地方,该怎么样?”
“这……赶紧跪下求饶?啊!明白了,明白了!还是老哥哥看得清!”
看陛下——把碌王发配碌州,是让他立下战功,声名赫赫的吗?
怪碌王——你怎么不像当初在京城时那样,日日哭泣求饶了呢?现在你这个样子,让朕出丑了啊。
当今皇帝姜焕定在位近二十年,正是大权在握,雄心赫赫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让他这么丢面子了。这对象还是一向废物的幼弟,能让他高兴吗?
“陛下对碌王确实是宠爱的,他身边护军都是善战之人,悦朗的小儿子说给他当王夫,就给了。如今就算将唐扬与森祈兴调走,那些护军也该是能保住他的命,只要他向陛下服个软,该是就没事儿了。”
“自然,陛下最是仁厚。”
因为仁厚,所以他的圣旨没急着送往碌州,宣旨的官员是要跟着李熊一块儿回去的。而李熊,他在大采购,多数记账,少数免费。
因为皇帝说了,碌王要给王夫的,就都带走。
有了这句“口谕”,李熊拿着敖昱给他的最大限度的纸条,四处砸门,如土匪强盗一般,从京城粮店里,带走了大量米粮布料。直到有官员找上门来,悄悄对他说适可而止。在他们第二次来警告的时候,李熊按照吩咐停手了。
此时李熊已经在京城折腾了一个多月了,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笑话——看他们怎么把这么多的物资带走。
“急报——急报——”一天之内,京城收到了三封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分别来自碌州、禀州和崎州。
这三州都已经很清楚,他们已是弃儿,“正常”被劫掠,是不会出声的,就自己忍着。只有大军压境,中原危机,才会向京城告急。
综合三州的军报,京城诸人也才终于明白了,碌王殿下在到达碌州后的半年时间里,到底干了什么好事,对于他到底杀了多少人,方才有了一个“大体”上的概念。
“歇三日,则杀三十日”“人头滚滚,落雪成红”“贼遁民迎,从者如云”“碌州无贼,则冲州而出”“小部剿灭,大部搅散,灭之”“月余则草原不宁”“戕人大单于震怒,率十五万大军来袭!”
第107章 (捉虫) 垂帘听政……
107
三州急报只细节处略有不同, 却只数字有简略波动,或用词有差罢了。急报的大方向,是没错的。
京中众人以为——碌王到碌州, 靠护军找了数个知名大贼窝杀贼, 以其头颅请赏邀功。实则不过是谄媚于君前罢了。无奈这却非帝王之想, 算是弄巧成拙。
真实情况——碌王到碌州,以碾压之势剿灭盗匪,甚至攻入草原, 终于把戕人大单于给杀出来了。
有大臣出来道:“会不会是戕人本就有意往中原劫掠, 如今只是以碌王的剿匪当个名声?”
他们也不认为碌王能强到这个地步。
林清安道:“戕人大单于年过四旬,于戕人来说已是老迈, 最近两年,他已开始着力于培养儿子。”
“……”
年过四旬,意思是四十多。这种年纪在富贵人里算是壮年,但在平民里就算是长者了。在草原那地方, 即便贵族年过四十也是高寿了。再不谙边务的都知道, 草原最老实的时候, 就是他们当权者新旧交替的时候, 运气好甚至十几年都边疆太平。待新人上位了,大梁这边才需要警惕。
“碌王到底杀了多少人?”有大臣下意识问,问完了他被自己突兀的声音一惊。
“两年前, 禀州都指挥使方灭虏,便是因剿匪有功, 调任昌辉卫指挥使。其在职八年, 总斩首一万两千,最多斩首两千。”答的依旧是兵部尚书林清安。
北胡三州的武将,要么在努力活命, 要么就在努力积攒军功,朝外跳,这位方灭虏就是跳出来的成功者。他八年杀了一万二都没招惹来戕人的大部落围剿,碌王直接把老老实实带儿子的大单于给招出来了。
但碌王到底杀了多少人?还是没人清楚。
两日后,又有急报到,这次带来的是今年一月,碌王进入草原之后的大致情况。
大臣:“……碌王不会是连年都没过吧?”
“应该是。”
看着这几份急报,众人发现,其实他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之前的急报已经说了——小部剿灭,大部搅散。
这就是碌王干的事情,五百人以下的小部落,直接剿灭,劫掠人口、牛羊马匹与财物。五百人以上的部落,打散之后,剿灭,与小部落同等待遇。
“族灭小部无数,千人至五千人之小部落已知有二十许,另有大部已知三家。”
文臣武将看着这几份奏报,都觉得太假。
人能干出这种事来?
碌王去年才十八,算上从京城到碌州他一路上赶路的时间,他到碌州还不到一年。
连林清安都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了,同样开始思考,是不是戕人早有单于继位,这是打着碌王的旗帜来劫掠了?商量了半天,大臣们决定“备战”。
无视碌王,任他自生自灭,自行备战。
但无视一个藩王不好听,所以就干脆不提了,当这个人不存在。他们自顾自开始调兵,防备戕人的十五万,甚至更多的胡人攻破三州破烂城防后,进入中原。
也不是他们心狠,实在是碌王……他已经自己带着五千骑兵,迎战去了。五千,根据战报,其中只有一百来人是他的护军,其余“收拢之勇士,且有女子”,这在各人的想法里,就一群散兵游勇。碌王就带着这么一支队伍,找人家戕人的十五万大军去了。
所有人的心中,都认为他已经死了。没死就是找个地方藏起来了,那大战之后,他也得“殉国”。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断然没有继续让他当藩王的道理了。
近三个月,各卫所的将领、士兵、军械、粮草,基本已经补充到位了。这种调动,已经很快了。但别说京城,就是全国各地能聊两句的人都在奇怪——胡人这回怎么来得这么慢?且军报怎么停了?
“戕人大单于死半路上了?”
李熊没回碌州,押着他的粮食,安安静静守在驿馆里。众人遗忘了碌王,仿佛也遗忘了他。
直到……一封红翎飞入京。
“捷报——!捷报——!”满城尽是捷报声。
“碌王杀戕人左大都尉于伏狮岭!其三万部众尽皆逃散!”
又两日“捷报——!”
“碌王杀戕人大单于!戕人大王子、二王子于绒草洲!杀敌过两万!”
上一篇:前夫哥他老实本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