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很难。”
关珩并没有为了安慰他,而说些不实际的好话,他掏出手机打开了早已经把陆洋踢出去科室工作群。
前面大段都是杨皓和他组里的医生在说着,现在还有患者在询问那件事情,叮嘱着所有医生护士谨言慎行,不要传播谣言,词句间自然充满了对自己的敌意,说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会拖累科室。
陆洋自然不会感到意外,可拉到最后,他看到林远琛总结的发言还是禁不住愣在原地。
群里面以后都不要再提这个人,这样的人不会留,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能再在科室内发生。
“以前手术室里明明是他总让你去学去做,心外科室里人家别的医生三十了能上一助都是快的,他这么逼着你,反过来你出了事,他倒好,甩得一干二净。”
关珩始终替他不平。
“我看啊,你真的别抱幻想,林主任现在基本都带着杨皓,看着比带你还上心呢,他们这样的地位哪里缺学生,你没钱没势没路子,走不通的。”
“我早跟你说了,从读研开始,导师就不是老师,都是老板,平常笑嘻嘻地跟你论师生,但要是有什么事情,要跟你争或者要把你推出来,这些人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
第100章 番外七 中
程澄走进进急诊科室,看着远处埋头忙碌的陆洋,把从便利店里买的一袋子宵夜都丢在了护办台上,陆洋没有跟其他住院医和护士一样过来拿,依旧在清点着从药房拿回来物品,做着记录表格。
其他人都凑过来跟程澄道了谢,着手开始了瓜分,只有陆洋还在做着手头上的事,旁边的小年轻大概是脑子灵光,察觉到程澄的视线,主动喊了陆洋一声。
“别弄了,程哥买了好多,赶紧过来。”
“噢...好。”
看上去总是有些愣愣的,不像林远琛跟自己说的那么聪明啊,程澄心里想着,转过头看了一眼已经快空了的袋子,眉头都皱起来了,“你们他妈的是在抢啊,都不知道给老子剩点。”
“跟程哥客气什么呀,不过,程哥,到时候反正我们过个走廊下个楼就能见面了,也不用专门请客呀。”
住院医说着,又贼兮兮地多拿了一杯酸奶到手里,程澄抬手假装要揍他,年轻人立刻笑嘻嘻地跑了。
从一堆挑剩下的饮料和甜食里拿了两样,又跟自己好好道了一句谢谢,才回去继续做事。这小孩子来自己身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来之前还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停职调查和徘徊不安的等待,他也一直都没看到人,到处分下来,确定调至急症重症监护室时,程澄只觉得,比起以前偶尔擦肩而过般简短的碰面接触,陆洋似乎变了很多。
憔悴,苍白,沉默和退缩,构成了他面容潦草的简笔画。
不过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不颓废。
身边关系一直不错的急诊护士们关注的重点倒是跟自己完全不一样。
“诶,你们知道雯姐多牛X吗?雯姐去问人家有没有女朋友,谈过几个,喜欢什么样子的,陆洋脸都红了。”
“哈哈哈,神经病吧你,你逗他干嘛,你小心人家说你骚扰。”
“哎呀,我看他太闷了嘛,我又不是欺负他,我还夸他长得帅呢,”护士长一边说一边还问了程澄一句:“对吧程哥,急诊所有科室加起来,起码三年都没来过这么帅的,九楼藏得挺深啊,咱们一直不知道。”
程澄笑了笑,“知道他闷,看上去不开心,去逗他说话可以,难得你们有这份心,但你们有什么事儿别老使唤人家,看人家像个软柿子,就随便开口。”
笑得都有几分讪讪的,不太好意思,不过程澄虽然说得直接,但语气并不严厉,还挺随和,可所有人对程澄都很尊重,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提醒。
急诊这几个科室算是氛围还不错的了,虽说也免不了耍滑头把事情推给新人做,可这里的人倒也没因为之前的事情孤立或是为难陆洋,程澄点到为止,又说笑闲聊了两句,大家也就散了继续工作。
陆洋拿的是一盒纯牛奶和一袋全家的麻薯,插上吸管慢慢喝着,又拆了袋子吃了两个,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面前的药品清单,继续着校对,看得非常仔细。
程澄没有走过去,他一直喜欢观察,就在护办台边看着自己手里的病历资料,一边用余光关注着这个年轻人的动作。
陆洋做事的时候喜欢安静,林远琛说过,说的时候状态很不好,少有地叫了自己一句师兄,要自己多陪陆洋聊聊天。
程澄记得自己当时非常不屑,皱着眉头,但看几十年交情的朋友这么难受,快冲出口的讽刺话语还是吞了回去。
本来就是,他最看不得这种毫无用处又莫名其妙地自作深情的戏码,简直跟闫怀峥一模一样。
“你干嘛不跟他聊聊,跟他说说你的想法?你们啊,都是躁郁!暴力!一个个都不正常!”
然而林远琛只是沉默,同样少有地没有任何反驳,静静地坐了许久才开口。
“我跟他说什么?说根本不一定能做到的承诺,还是告诉他我很......我什么都做不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林远琛在起身离开的时候,话语里都是深重的灰心,神态很疲累,脸上也许是因为连轴工作黑眼圈很重,精神也不好。
“等能做到的话再说吧,不过如果有什么情况,我...也会有安排的。他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以后跟着你做急诊也不算浪费。”
程澄拆开袋子里的三明治,梳理过这段时间以来陆洋的工作,的确,他的基础是真的非常扎实。
急诊说白了就是又急又杂,许多时候病人送进来连情况也说不清楚,需要接手的医生和护士做出最快的反应,开静脉,先做支持,完成查体,综合上陪同到院的家人口中,基本混乱紧张的描述里提炼出来的有用信息,尽快排查出情况。
陆洋的诊疗思维和反应速度分明就是经过非常全面的训练和大量的积累的,在这样的年纪和从业年限根本有些离谱,可见林远琛方式的疯狂。
而急诊重症监护室外面坐着的家属,则是更加茫然又焦虑。虽然在这里,陆洋暂时还不用跟家属接触太多,必要的沟通也都有上级医生带着,可是许多工作中,与家属沟通中的细节,都能看出他再来之前作为心外住院总的能力。
许多人都知道陆洋在心外,在手术室有多能干,但来到急诊这样永远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科室,除了住院医的工作,更多的还要做些基本工作,可再忙,陆洋也总是一副温和平静的样子,不知疲倦,也听不到抱怨。
急诊的住院总在统计着这个月的夜班表,很快就要上报人事做工资,程澄并不需要管这些事情,可他在侧过目光扫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表格后有些惊讶。
“怎么这么多个大夜?”
“啊?怎么了程哥?噢,你说陆洋啊。”
“他怎么这个月上了这么多个大夜啊?”
对方的语气有些莫名,但连忙撇清,“他说可以的,自己跟好几个人都调了班次,本来嘛年轻想多赚点也没什么奇怪的啊。”
程澄看到其中自己有几次回家住的时候,陆洋也上了夜班,怪不得第二天到办公室看到茶泡好了,还以为是小孩子来得早。
“可是这么连着上,你也同意?要是太累出事儿,你这个‘老总’难道能脱得开关系?”
“程哥,这也是没办法,他扣了几个月全部绩效奖金,只有基本工资待遇和夜班补贴,后面我们科室绩效排名,上头估计也会因为那个事儿理所应当把他排最后,拿的钱本来就少,都不容易,他想多赚点,我当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说得倒是很现实,每个科室每个月算绩效都肯定会有人排在最后,一般来说看的是投诉或是否出现错误,但如果顺风顺水平安一个月下来啥事儿没有,或者都多少遇到点风波,那上面排到谁都是得罪下级,陆洋这种因为事故调来部门的,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倒霉蛋”,一开始的待遇肯定好不了。
上一篇:老师,接委托吗?
下一篇:病美人被豪门大佬强宠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