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83)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5:04 标签:穿越时空 励志 科举 轻松

  根据苏元打听到的消息,凉州府境内的灾民,一路沿着官路来到了凉州府城外,现在城外已聚集了数万灾民。

  凉州府的知府是个比较平庸胆小的人,既不敢把人放进城来,也不敢一点儿都不管灾民,便每日在城门口设几个大锅煮粥,分完就散,保证他们不会触底反弹、揭竿而起即可。

  至于保暖,则是找凉州卫,借了一些破烂的帐篷,分给灾民。

  他们是没有能力把这些灾民都救治完,只能熬着,等赈灾队伍的到来。

  灾民也在熬着。

  几万灾民在城外聚集着,而凉州府内只有一千多守卫,若是有有心人挑拨,很容易引起动乱,介时城内百姓便危险了。

  灾民们早就听布施的官兵说了,赈灾队伍这两天就会来到凉州府,介时他们就能吃饱肚子了。

  这几天煮的粥越来越稀,一碗粥里基本都是粥水,粗略一看,只有几十粒米,勉强让灾民们喝个肚饱。

  倒也不是知府不想给他们吃稠的,只是官府粮仓已经快要空了,实在没办法,只能减少粮食。反正灾民再熬几天,就能等到救灾粮。

  知府也想过找城中富户化缘,但他实在不是个有能力的人,能在这凉州城坐稳知府的位置,还多亏了他的平庸。

  所以那几家大户,用几袋米就打发了他,他还敢怒不敢言。

  两个干瘦的小孩,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都穿着单薄的粗布衣衫,上面打满了补丁,头发干枯凌乱,脸颊冻得通红,眼神麻木地看着前方的队伍。

  他们正在排队领粥,满是冻疮的手上捧着一个木碗,每人每天只能领一次粥,喝完就没了。

  有些赖皮领了一次粥,还想去排队,就会被眼尖的官兵揪出来,鞭打一顿。

  一个小孩说:“柱子,你说朝廷的人会来吗?”他们这几天喝下去的米不足一两,此时饿得说话都只能说气声。

  柱子说:“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那些大人说的是真的。”柱子说的大人就是施粥的官兵,在他眼里,一个普通的官兵就是很大的官了。至于知府,他见都没见过。

  过了一会儿,柱子坚定地说:“一定会来的!”他想活下去,他必须这么想。

  柱子和石头两个人是孤儿,跟着村里人靠吃雪来到了凉州府,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就是他们如野草一般坚韧的生命力,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队伍很快就排到了他们,看着碗中比昨日还少的米,柱子和石头来不及多想,躲在打粥的官兵身旁,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

  盛粥的大锅底下,还烧着柴火,天气寒冷,灾民很难捡到柴火,每天领到的这碗粥,除了充饥的功能,还有暖身的作用。

  刚分下去的粥是滚烫的,但他们不在乎,一边烫着一边大口喝粥水。生怕晚一点就没得喝了。

  也确实如此,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不懂,领了粥就躲到一边,想着慢慢喝,却没想到被几个地痞流氓给抢了。

  有了那次教育,他们想了个办法,领完粥就直接喝,那些人不敢在官兵跟前抢东西。

  很多弱小的灾民也有样学样,那些官兵都睁只眼闭只眼,任他们喝完再走。

  喝了一碗粥,暖了身子,稍微填了一下空荡的胃,柱子和石头恢复了一点儿力气。

  把碗都舔了一遍,确认一点儿米汤都没有了,他们才离开官兵身旁,回到他们长待的帐篷附近。

  这个帐篷并不大,却住了二十个人,柱子和石头身子小,晚上睡觉都是躺在别人身上。

  这几天他们能隐约感觉到灾民中的气氛很浮躁,跟他们一起住的大人,即便没力气,也要骂骂咧咧好久,每个人都好容易的生气,然后打架。

  也幸好他们现在都饿得没什么力气,打架都没出什么大问题。

  一个凶神恶煞的大叔喝完粥甩了木碗:“玛德!今日朝廷再不来人,老子就要闯城门了!凭什么城里那些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欢欢喜喜过大年,老子要在这冰天雪地里挨冻挨饿!”

  这大叔话音一落,立马得了周围人的赞同,纷纷附和:“没错!今儿可是除夕,没道理连除夕都吃不饱肚子!”

  “他们能吃面吃肉,咱们也吃得!”

  饿了几天的他们,身体无力,却激发了他们内心身体的恐惧和暴虐,既怕饿死冻死,又恨上天不公。

  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最先说话的大汉朝柱子和石头的方向瞪去,露出了一个狰狞的笑容,柱子和石头吓了一跳,不敢再听,互相牵着手跑了。

  柱子和石头跑出很长一段距离,才敢停下来,粗喘着气,心脏噗通噗通跳着。不单是高速运动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刚刚听到的话,他们看得出来,那些人是认真的。

  他们只是两个小孩,没有什么见识,却也知道闯城门是多大的事儿,此时正惶恐得不行。

  若是让他们得逞了,他俩不知道能不能在这混乱中活下去。

  正在两人忧愁时,前方一片雪白中仿佛出现了一抹黑,还在不断移动中。

  随着赈灾队伍的一步步前进,柱子和石头两个人看得越发清楚,不是他们的错觉,真的有人来了。

  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盔甲,领头的骑着马,举着一张旗子,他们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但肯定不是灾民。

  很大可能就是那些大人们说的朝廷的人!

  想到这个可能,柱子和石头对视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可置信和惊喜。

  随即两人转身飞奔回到城门口,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来了!来了!来了!朝廷的人来了!”

  “我们看到了一群穿着盔甲的人!”

  “一定是朝廷的人!”

  此时不管是排队等着领粥的人还是已经喝完粥的人,都被柱子和石头的话搞懵了。

  朝廷来人了?

  他们能活下去了?

  很快有人反应过来,不信柱子石头两个小孩的话,跑到道路前方,直到自己亲眼看见赈灾队伍,才终于信了。

  那人腿一软,跪在地上,大哭出声:“来了!朝廷终于来人了!我们可以活下去了!”

  越来越多的人跑到前方,亲眼见证所听不虚。

  只要有活路,谁愿意闯城门,当反贼。大多数人敢反抗官府,不过是凭着一股孤勇和人多势众,赈灾队伍一来,敢闯城门的人就所剩不多了。

  有野心者则是心有不甘,没想到这次赈灾队伍来得这般快,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一群灾民团团围住赈灾队伍,谢博他们寸步难行,最后指挥手下军士亮起武器,才把灾民给喝退了。

  城墙上的守卫军,远远便看见了写着“北”字的旗子,很有眼色地去报告长官。

  所以当谢博来到城门前,封闭许久的城门终于缓慢地打开了。

  谢博并没有马上进城,而是根据苏元的吩咐,在城外卸了几车粮草。

  苏大人虽然是个文人,但这些年天南地北走下来,也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苏元站在马车上,安抚那些被驱赶的百姓。

  “各位乡亲!别着急,我这次带了很多粮食,够大家吃好久了!现在就给大家煮几锅粥,大家吃饱喝暖了再说话!”

  接着苏元也没讲什么大道理,直接让下面的人搬粮食,就着现在赈灾的大锅,接着煮粥。饿着肚子的人听不进去大道理,说多了还浪费他口舌。

  灾民看到这情形,纷纷安静了下来,呆呆地看着大锅。

  谢博带来的人接管了大锅,原来施粥的官兵也跟灾民一样,呆呆地站立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也有人饿极了想要直接去抢粮草,不过谢博带来的五千精锐可不是当摆设的,亮出兵器再配合他们见过血的气质,足以把他们吓退。

  苏元管赈灾,谢博管治安,文武配合,来到凉州府的第一天,就把凉州城外的灾民给治服了。

  赈灾第一天,又是除夕,苏元很大方,粮食放得很足,还在粥里放了盐巴和干菜。之前官府施粥都不放盐的,灾民既吃不饱又缺盐,才会经常无力。

  缺盐的人容易无力,也容易烦躁,所以苏元来这里的第一步,就是给灾民填饱肚子,补充盐分。

推荐文章

花田喜事

寡夫郎

暴君的小太监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摄政王人人诛之

一定要当暗卫吗

暗卫难当

我被迫造反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