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291)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5:04 标签:穿越时空 励志 科举 轻松

  而百姓,也会越过越艰难,慢慢从佃户变成大家族的奴仆。

  而粮食也是拿捏武将的利器。

  谢宁还记得,以前在北疆的时候,当时还是先帝在位,北疆苦寒地贫,即便屯了军田,仍然是杯水车薪,需要朝廷拨粮拨饷。

  十几年前和戎人在北疆的最后一场大战,朝中大臣意见不同,旨意迟迟不决,导致北疆粮食告急。

  军队被朝廷掣肘,而朝廷又被那些世家大族所掣肘,武官始终低文臣一头。

  这也是谢宁之前被区区一介进士退婚,还不敢发作的原因,因为他们武官得求着他们。

  文臣有恃无恐。

  若是陆川的计划能挖掉世家的根基,他们永宁侯府也不至于如此窝囊了吧。

  想到这,谢宁看着陆川的眼神中不免带上了期盼。

  陆川给他解释自己的计划:“世家大族侵占土地能够越来越富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名下有很多佃户。”

  “普通百姓因为各种原因卖了土地,为了生存下来,不想做奴仆就只好去做佃户,赚取一家人的口粮。”

  “如果我们的计划,能够让那些佃户不用依附世家大族生活,他们的土地将无人种植,手里有再多的土地也无用。”

  “高产的粮种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所以朝廷要大力发展科技,利用器具开发更多的荒地,减少人力的投入。”

  “一旦减去世家大族的土地,种植出来的粮食也够天下的百姓吃用,朝廷就不会再被世家大族所掣肘。”

  多在当地建设工厂,剩余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干活,有地的百姓能靠种植赚钱,有工作的百姓靠工钱过活,百姓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好起来。

  至于世家大族名下的土地无人种植,那是他们的事情,真需要就花高价请人来种植。

  在陆川前世,建国之后,国家领导人给所有的农民都分了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仍然在国家手中,这就避免了大地主的产生。

  到了后来,人人都能吃饱肚子,和种地相比,进工厂打工反而更轻松一些,农民渐渐抛弃了土地,到外地去打工。

  农田土地已不是人人追求的东西,就是因为工业化吸纳了很多工人,他们不用在地里刨食,也能养活自己。

  若是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一个人拥有几十亩几百亩的土地,请人种地只会亏到破产。

  按照陆川的计划,农业和商业双管齐下,让百姓吃饱肚子,彻底抛弃世家大族的田地。大力发展商业,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大安如今已经有了工业化的雏形,比如谢母之前开办的毛线作坊,就是以雇佣员工的形式,从家庭作坊升级成工业作坊。

  到时候那些世家大族固守着土地,只会慢慢落败。

  谢宁张大了嘴巴,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还能这样吗?

  陆川看着谢宁惊讶的模样,轻笑一声,伸手帮他把下巴合上。

  “这叫兵不血刃吗?”谢宁喃喃道。

  陆川笑着点头:“自然是,不过实现的过程要很久,可能要到我们七老八十才能完成。”

  他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个时代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不管要努力到什么时候。

  “如今的女子哥儿没有土地,只能依附男子生存,如果天下多些工厂,她们也能出来谋生,用双手养活自己,不至于永远低男子一头。”陆川补充道。

  陆川之前也听谢宁说过一些妇联的事情,她们帮助那些备受磨难的女子哥儿时,一般很少像王二丫一样决绝。

  不是每个女子都能有王二丫孤注一掷的勇气。

  也是因为妇联并不能给每一个求助者提供一份活计,让她们能够靠自己养活自己。谢母的毛线作坊再大,也不可能容纳太多人。

  若是按照陆川的计划,推进工业的发展,就能多出很多工作岗位,天下女子哥儿也能自立起来。

  谢宁震惊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陆川,仿佛陆川在他眼里是个盖世英雄。

  陆川冲谢宁眨了一下眼睛:“我这个计划,还需要宁哥儿你的帮忙呢。”

  谢宁惊讶地指了指自己:“我?”他能帮什么忙?

  陆川点头确认:“没错,你的作用非常大,换个说法就是大安报社的作用很大。”

  “新农具的推广需要报纸推广,新粮种也需要报纸来推广。”

  相当于是朝廷直接面向百姓下达政令的一个渠道。

  当初鼓励谢宁开办报社的时候,陆川也没想过能有这样的效果。因为有圣上的撑腰,大安报社一家独大,报纸卖到了各个省份。

  陆川把计划书从谢宁手里抽出,给他翻到后面,示意谢宁看这一页。

  “大安报社背靠圣上,如今在京城已经发展到极致,销量也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大安报社如果要继续发展,可以到地方上开办地方报社。”

  “地方报社附属京城的总社,总社可以往地方报社派遣记者,地方报社也可以派遣记者到京城来学习,加深京城和地方的联系。”

  “到时候地方上有什么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发生,而地方官员又置之不理,地方报社就可以上报给京城总社,相当于是替天子监察地方。”

  报社和朝廷的监察组织有很大的不同,报社只是一个民间组织,能够降低当地官员的警惕性,搜集当地官员的罪证也更容易。

  “替天子监察地方官员?”谢宁表情一片空白。

  他怎么不知道报社还能有这个功效?

  陆川含笑点头:“是的。”

  “这怎么可能呢?圣上哪里会需要报社来监察。”谢宁很不自信,实在是陆川描述得太不可思议了。

  “怎么不可能,监察百官的御史也是官员,也会陷入党争,如果此时有一方不在朝廷内的势力,可以为圣上效力,圣上只会高兴。”

  不在朝廷内的势力,就意味着一心为圣上做事,他反而会更信任。

  陆川前世看到的一些关于贪污腐败、行业黑幕的新闻,大多都是新闻记者不畏危险,深入其中,揭露出来的。

  报纸新闻的能耐,绝不仅仅是给百姓提供娱乐。

  陆川的计划是一环扣一环的,高产粮种、新农具、报社、还有圣上的支持,缺一不可。

  新粮种和新农具的出现,可以保证百姓不被饿死,地方报社的监察,可以保证让当地士族官员执行朝廷的政令,减少百姓被压迫的几率。

  解决温饱问题后,百姓们就可以从土地里抽身出来,进入到工业发展中。

  世家大族的土地没人种植,他们对朝廷的掣肘不攻自破,到时候就是朝廷收回土地的时机了。

  谢宁担忧道:“陛下会同意这份计划吗?”

  里面的计划牵涉太广,不仅是要挖世家大族的根基,也是对皇室的一个挑战。

  陆川一脸轻松:“我只负责做计划,这个计划要不要实施,自有陛下定夺。我只做自己能做的,其他的不归我管。”

  谢宁说:“要是陛下不同意,你辛苦做出的这份计划,岂不就浪费了吗?”

  陆川扬眉:“我得承认,自己没那么大的能耐,我只是一个臣子,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他就不是一个容易内耗的人。

  圣上能同意最好,若是不能同意,他也不是不能用其他方法去改变,只是能做的更少罢了。

  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正式进入官场,也是想为那些穷苦百姓尽一份力。

  谢宁放下计划书,往陆川靠近,坐进他怀里,双手搂住他的脖子。

  谢宁亲了陆川的脸颊:“够洒脱!”他喜欢。

  做了自己想做的,不强求结果。

  谢宁心情喜滋滋的,他回想自己一路走来,一开始在陆川的鼓励下创办了报社,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的,没想到他还能有替圣上办事的可能。

  之前圣上下达命令,报社根据圣上意思写的文章,在谢宁看来是合作关系,并不算是如男子一般,真正替圣上办事。

  如今陆川说了报社的另一个可能,初听是有些怔愣,但反应过来后,谢宁心里就燃起了熊熊斗志。

推荐文章

花田喜事

寡夫郎

暴君的小太监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摄政王人人诛之

一定要当暗卫吗

暗卫难当

我被迫造反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