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卖报纸……”
谢明心中的疑问更大了。
“报纸?是什么东西?”听这名字好像是和纸有关,莫非是哪里新出的纸张?
“报纸就是……唔……跟话本小说差不多。没错,就是一张纸上印些文字,然后卖出去。”
谢明听得眉心有些紧蹙:“话本小说?那怎么又叫报纸了?”
谢宁解释:“现在卖的话本小说,是一本本出版,而报纸上的话本小说是连载的,比如一期报纸上只放一章,一本书能连载上百期呢。”
看谢明还是有些不明白,谢宁换了个说法:“就像一本书,有几百页纸,我们一次只卖几张纸,剩下的纸等下期再卖。这样就可以把价格降低,那些比较拮据的人,不舍得一次性花几百文买一本书,花个几文钱买一期报纸还是愿意的。”
这是陆川给他说的,把昂贵的商品分开来买,原本买不起的人也能买得起,扩大商品的受众群体,实际上大家花的钱还是一样多,只是时间拉长了。
这么一说谢明就明白了,不过——“只有几张纸,故事都不完整,人家会愿意买吗?”
“报纸上不是只有连载的话本小说,我们还会在上面印些短篇故事,一期报纸就能讲完。”
有三个版面的内容,话本小说吸引不到人,还能靠科举时政吸引读书人,再不济也有民间轶事,总有一个能吸引人。
现在给谢明说他也不懂,还是等第一期报纸的样版出来后,给谢明送一份,他一看就懂了。
谢明无奈道:“行,二哥不懂这些,就等着宁哥儿你的报纸,我倒要看看,你说得天花乱坠的报纸是怎样的!”
宁哥儿难得想做一件事,他这个当哥哥的当然要支持,到时候他得让下面的人多去买几份,不然销量太少,宁哥儿面上也不好看。
聊完这些,谢宁才想起他这次的正事,他是要找二哥了解拐子拐人的详情,好根据实情编辑出故事来。
听了谢宁的来意,谢明有些不解:“你了解这些干什么?若是无聊便去茶馆多听听书,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儿。”
察觉到二哥的抗拒,谢宁撒娇道:“二哥~报纸不是会有短篇故事嘛,我想把这些事儿印到报纸上去,这样看过报纸的人,碰到那些拐子的手段,就可以提前防范了。我这也是在做好事嘛!”
谢明本来想直接拒绝,却被谢宁的话打动,谢宁察觉到谢明在动摇,又说了一会儿,谢明才勉强同意。
能通过故事,让百姓提高警惕,少些被拐的案件,也是一件好事。
“二哥对那些也不太了解,这样,我找个熟悉详情的人去找你,有关拐卖的问题你都可以问他。”谢明只负责制定计划围追堵截,具体审问的事儿都交给别人,虽然有供词存档,但不能拿出来给宁哥儿看。
谢宁欢呼:“啊!谢谢二哥,二哥真好!等辣椒种好了,我定让下面的人给你做上十罐八罐辣椒酱,让你吃到腻!”
看着这样的谢宁,谢明无奈摇头,表示头疼,却不知自己的嘴角在不由自主地上扬。
谢明故作嫌弃道:“得了吧,你那辣椒还是颗苗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熟,就别给你二哥画大饼了。”
自从谢家人吃过辣椒酱后,皆被它的滋味给俘获了,知道陆川存了种子要种植,隔三岔五便要来问一下长势。
谢明更是偶尔巡逻经过陆家,都要进去看一眼。之前辣椒苗长到可以移栽后,陆川便把辣椒苗基本都移栽到庄子上建好的暖棚里,家里只留了几盘,虽然观察生长情况。
当时谢明还想抱一盆回去养,后来想想自己不会养,怕把辣椒苗给养死了,便只能作罢,经常来看几眼。
所以他对辣椒苗的生长情况了如指掌,一听就知道谢宁是在敷衍他。
谢宁嘿嘿一笑:“这不是二哥你什么都不缺,也就比较馋这口辣椒酱。”
谢明:“……”
他承认自己是比较喜欢辣椒酱,但也没到馋的程度吧。
谢明吃完饭就开始赶人了,他已经两天没睡觉了,人一吃饱就开始困顿,没那精神搭理谢宁。
被人赶谢宁也不生气,达成了他的目的,现在心里开心着呢。
之后谢宁回到家没多久,果然有人来找,他从那人身上得知了很多拐子拐人的细节,以及他们常用的骗人手段。
当拐子可不像土匪抢人,他们一般会做各种伪装,降低周围人的警惕心。待大家相信他们之后,再把人骗到偏僻之处,用迷药迷晕,装入麻袋或者是伪装是别人的家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转移目标。
其中的行骗手段,是谢宁在书上从未见过的,也是他在生活中没见识过的,听得他一愣一愣的。
陆川回来后看了谢宁写下来的资料,也暗暗咂舌,原来古代的行骗手段都已经这么多样,跟现代相比也不遑多让。
谢宁决定这第一期的新闻稿,由自己来进行编撰,他是报社的主编,写新闻稿本来就是他应该会的。
而且他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在陆川的指导下,已经能写出吸引人的新闻稿了。
他以前练手的作品,给白玉荷花他们看过,也悄悄拿给陈掌柜看过,都说写得很不错,虽然直白了些,但更能让人看懂。
有了这些好评,谢宁对于写新闻稿还是有点信心的,加上陆川的支持,他便下了这个决定。
谢宁对第一期报纸很重视,因为这将是他们报社打出名气的第一步,写两篇新闻故事精益求精,改了又改,磨了十几天,直到报社的人员都招齐了,才终于定下稿子。
荣斋先生这段时间既要忙着编写《修仙传》,又要负责招聘人手,还要和翰墨书局的李掌柜打交道,谢宁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才惊觉他竟然瘦了好多,整个人的气质仿佛都清爽了不少。
谢宁若是知道什么叫中年油腻男,就知道什么叫去油了。
报社的时政新闻编辑在荣斋先生的努力游说下,终于定下了人选,是一个落第了十几年的举人,名叫林仁松。
报纸毕竟是新兴的东西,能钻研时政的人,哪里看得上一个小小报社的编辑位置,他们大多一心科举,或者一心教书。
这位林先生是白枫书院的夫子,一心教书育人。荣斋先生正是用“惠及更多贫寒书生和百姓”这个借口,才撬动了他。
因为时政新闻的特殊性,林先生不需要到报社坐班,只需要把稿子交上来就成,报社编辑这个身份,相当于是他的一个兼职。
由于第一期的八卦时事新闻定了打拐的主题,并且稿子谢宁已经写好了,新招进来的人便没有马上安排工作,而是被谢宁安排去学习如何编写新闻稿和做一名合格的记者。
至于学习资料,便用陆川之前为了教谢宁而编写的那些。
谢宁询问陆川时的语气小心翼翼的,一下被陆川抓到了机会,他写出来的学习资料,给谁看不是看,他一点儿都不在乎,能帮到谢宁就成。
只是谢宁的反应太过小心,陆川没忍住欺负他的心,提了一堆要求,谢宁为了给报社培养人才,虽然难为情还是答应了。
于是陆川过了几晚销魂日子,直到谢宁受不住一脚把人踢开,陆川才不得不收敛一些。
这也不能怪陆川,他白天在国子监被钟博士折磨得不轻,只有晚上睡觉那点时间可以放松一下,放松的最佳方式就是释放压力。何况他已经开荤了,想和夫郎多亲近亲近怎么了!
其实谢宁也是挺舒服的,否则不会答应陆川的要求,他一向以自己的感受为先。
只是陆川太不知节制,加上他白天改稿子心烦,经常耍大刀练剑,体力消耗不少。一连串的事情压下来,他自小练武的身子,都快要受不住了。
陆川也是疼惜谢宁的,每每完事后,都会给谢宁按摩,让他睡个好觉。
其实他是知道谢宁最近的压力大,才拉着他做那种事缓解压力。
《修仙传》小说已经编写出一部分了,足够连载二三十期,林先生的时政稿子也交了上来,内容简洁、解读犀利,不失为一篇上乘的稿子,就差谢宁写的新闻稿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