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管家神情焦虑,看到两人回来明显松了一口气:“大爷和正君可算回来了,宫里来的刘公公正等着呢。”
陆川谢宁顿时一愣,宫里的刘公公?宫里的事情怎么会跟他们沾边?
他们一个书生,一个报社的东家,没人当官啊!
莫不是报社要出事了?
两人齐齐看向齐管家:“发生什么事了?”
齐管家神色为难:“老奴也不知道,这刘公公一来,愣是什么话也没说,只说要见二位主子。”
“知道二位主子不在家,出了城后,还要留下来等你们回来。老奴只好把人安排在厅堂,上了茶水点心好生招待着。这刘公公笑眯眯的,等了这么久,也不见他发火。”
听着齐管家的话,陆川谢宁紧张的神色缓和了一些,没有发火,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齐管家突然凑近两人,小声说道:“这刘公公是从侯府里出来的,身边还跟着侯府的人。”
这下两人就更不担心了,跟他二人关系应该不大。
两人来到厅堂,正想向刘公公行礼道歉,刘公公当即打断,笑道:“二位就别折煞公公我了,还是先跟二位说正事吧。”
陆川和谢宁面面相觑,不知是何事。
“圣上要嘉奖永宁侯世子谢博赈灾有功,须得谢家人都到了才能宣旨赏赐,二位快快随公公到永宁侯府去吧。”
谢宁心里一惊,他是出嫁之人,按理说有他没他都可以,为何圣上旨意要他到场才能宣读?
第116章 审核
陆川和谢宁跟着刘公公回到侯府,侯府众人除了谢明,全都在厅堂里等着。
见人到齐,来宣旨的太监王公公站起身来,掐着纤细的嗓音道:“谢参将接旨吧!”
这位王公公是大总管王勤收养的干儿子,给一个臣子嘉奖自然不需要他出马,不过这次除了嘉奖,圣上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传达。
谢宁觑着他爹的神色,表情正常,没有一点儿阴沉,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像是感觉到谢宁的视线,永宁侯朝他看了一眼,眼神里含着安抚的意味,谢宁瞬间松了一口气。
众人跪下领旨,王公公开始宣读旨意,大致意思就是说永宁侯世子谢博忠勇有才、为君分忧、协助赈灾,乃大功劳一件,特赐下珍宝玉石、绫罗绸缎若干等等。
这个赏赐谢博心里早已有数,神情平静地接了旨。
他前两年才刚升为三品参将,圣上不会轻易给他升官,只可能在外物上多做补偿。
谢博接旨之后,众人纷纷起身,永宁侯凑到王公公身旁,悄摸地塞给他一个锦囊。
永宁侯说:“王公公辛苦了。”
王公公脸圆圆的,长得很有福气,笑眯眯的模样像个弥勒佛一般,不过谁也不敢小瞧了他。
能攀上王大总管,还在御前伺候,就不可能是个简单的。
王公公接过锦囊,捏了捏厚度,应该是张银票,满意地藏进自己的袖子里,永宁侯果然上道。
王公公笑道:“侯爷严重了,都是为陛下办事,都是咱家应该的。”
永宁侯哈哈一笑:“没错,都是为陛下办事。只是不知圣上可还有其他吩咐?”
王公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此次赈灾,还多亏了侯爷的儿婿写的文章,才能如此顺利完成。陛下本想给他嘉奖,只是陆公子还是个秀才,以后还要科举,不好嘉奖太过。”
还未科举就得圣上看重,难免影响陆川以后的科举之路,这完全是圣上的惜才之心发作。得圣上看重虽好,但难免会被人赋予佞臣之名,陆川之才乃是栋梁之才,岂能让佞臣之名毁他前程。
王公公目光转向陆川:“不过陛下给陆公子赏了几个字。”
陆川一愣,完全没想过还有自己的事儿,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扬起嘴角笑道:“草民何德何能,竟能得陛下赐字,实在是受宠若惊。”
陆川嘴上说着受宠若惊,神情却没多大变化。
王公公暗暗称赞,不愧是永宁侯府的儿婿,虽出身贫寒,浑身气质却不输那些累世培养的世家子弟。
“陆公子不必妄自菲薄,陆公子之才,朝堂上还有何人不知?”王公公说着,又转向了谢宁,“令夫郎亦不逊色,开办的大安周报,京城里可谓是无人不知啊,连陛下偶尔都会看上两眼。与陆公子实在相配。”
陆川眉毛一挑,听王公公这意思,似乎意不在自己。
果然,下一瞬就印证了他的想法,陆川看着王公公递给自己的纸,上面写着“大安周报”四个大字。
王公公含笑道:“听闻陆公子最是疼惜夫郎,陛下特意赐字给令夫郎的大安报社,不知陆公子可满意?”
陆川一边欣喜地谢恩,一边脑子飞快运转,圣上赐字,大安报社以后就没人再敢招惹,只是圣上作为一介帝王,平日里事务繁忙,怎会注意到这些?
莫说是赏赐到他夫郎身上,赏赐他自己也不可能这么贴心!
随后陆川想到大安周报的性质,它不是一份简单的读物,如今京城里只有大安周报这独一份报纸,甚至还卖至外地,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掌控了报纸,就相当于掌控了天下人的嘴,掌握了舆论,别说在这封建社会,就算是他前世,国家对新闻媒体都要有一定的掌控力。
否则由着底下人随便滥用新闻的力量,难保有朝一日矛头不会对准国家。
应该是圣上终于意识到大安周报的力量,想要把大安周报掌控在自己手里。
陆川脑海里闪过很多思绪,实际只在一瞬间。
他抬头看向王公公,一脸惊讶地说:“竟不知陛下也看大安周报?以后报纸发售之前,陆某想给陛下送上一份,不知王公公可否帮陆某这个忙?”
陆川觑着王公公的脸色,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满意,就知道自己猜得不错。
王公公收敛了笑容,正色道:“陛下身边看的东西,都需要专人勘查,哪里是随随便便不管什么内容就可以奉上的!”
陆川讨好道:“这不是有王公公您吗?有王公公您审查内容,相信陛下看的报纸内容都是好的。”
王公公看着陆川,半晌才恢复了笑容:“为了能让陛下多一样娱乐的东西可看,咱家就受累一下吧!”
陆川和王公公都满意地笑了,以后大安周报的内容,由圣上的人专门审核,虽然对创作会有一些掣肘,但胜在安全,有圣上做靠山,发生什么事儿都牵连不到大安报社身上。
大安周报将是新生的一股力量,以后圣上发布的政令,可以通过报纸下达给天下百姓。
圣上登基已有两年,然朝中老臣把持权势,他至今仍未完全掌握实权,大安周报将是新的力量,让他能够进一步掌管朝政。
王勤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举荐自己的干儿子来交涉此事,以后专门负责审核报纸,下达圣上的指令,这种好活计,当然要留给自己人。
之后陆川和王公公又寒暄了几句,王公公就打算回宫了。
不过临出门前,他凑近了陆川,小声地说:“这大安周报有一期讲到了王府少爷,于皇室名声有碍,能不能把那期报纸给撤了?”
陆川一看他那眼神,就知道是圣上的意思,但是……
陆川一脸为难:“那期报纸已经卖完了,若想撤回,还得找百姓们一个个要回,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陆某只能让报社那边不再刊印。”
闻言王公公叹了口气,倒没说什么,对此他早有准备,梁王知道得太晚,该看的人都看过了,就算是圣上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本来圣上是想直接下令关闭大安报社,现如今他想把大安周报当成自己的发言工具,便不能因为梁王府的事情而随便关闭。
至于萧训干的事情,左右他是梁王府的人,虽然是宗亲,到底跟皇室隔了一层,名声差就差点吧。萧训能干出那样的事儿,那是梁王府的事情,跟皇室无关。
终于把王公公送走,陆川不禁松了一口气。
谢家人一开始不知道王公公的来意,听了陆川跟王公公的谈话,才逐渐明白过来。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