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博士捋了一把胡子,以一种孺子可教也的目光看着陆川,难得温柔地说:“老夫有意收你为弟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收为弟子???
陆川惊诧抬头,看向钟博士,钟博士点头确认,表示他没听错。
自从陆川在秦夫子那里正式退学后,谢家一直想给他再找个老师,可惜他们武将之家,没有什么交好的学识渊博之人,即便找到了,人家也不愿意当一个侯府儿婿的老师。
无奈只能期望于在国子监能找到一个,这段时间陆川忙着补天,竟没想起要找老师的事儿。
现在钟博士居然主动提起要当他的老师?!!
陆川不可思议、陆川不可置信,钟博士这般有学识之人,居然要收他为徒?!!
而且据他的了解,应该还是开山大弟子!
第58章 考试
钟博士心里有些得意,他是特意等到今天才跟陆川说的,要收徒,总得展现一下他这个当老师的本事。
他虽然只是国子监里的一个教学博士,可在朝中还是有点人脉的,名气虽说不比朝中大儒,在国子监里也是有很多学子争着要当他弟子的。
读书人最重要的是名声,陆川自己有本事,加上钟博士在背后使了不少力,如今陆川已经名扬整个朝堂了。
再过两天,应该就会传到国子监。
陆川向钟博士再次确认:“夫子要收学生当弟子?”
钟博士:“正是!”
见陆川还是那副呆滞的模样,钟博士难得想逗一下他,便说:“莫非你觉着老夫没有资格收你当弟子?”
陆川闻言赶紧否认:“当然不是,学生只是有些疑惑,像夫子这般学识渊博之人,怎会看上学生这等……才疏学浅之人”他话到嘴边,不知该如何形容现在的自己,想了半天只好用一个才疏学浅来形容。
陆川不觉着自己有多好,他以前高中的时候也曾心高气傲,每次考试不是全校第一也是前三,后来上了大学,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步步接受自己不是最聪明的。
来到这大安朝后,他就更有自知之明了,不说他对四书五经浅薄的认知,便说他那一手字,见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丑的。
他不认为这样的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能够让钟博士这样挑剔的人看上。
像是看出了陆川的不自信,钟博士说:“你的字是丑了一些,但不影响阅读,等你的手彻底好了,应该就能恢复以往的字迹。即便恢复不了,从现在开始重新练字,三年练下来,到乡试前也能练好。”
手腕的使力程度不同,写出的字自然就不同,钟博士认为,陆川可以习惯现在的力道,重新练字。
“你对四书五经的理解是欠缺了些,且没有那些家底殷实的学子看的书多,前些日子给你列的书单,便是让你补足这方面的缺陷。”
他都有这么多缺陷了,钟博士为什么还要收当他弟子啊?陆川不解。
还能为什么,当然是因为瑕不掩瑜啊,钟博士刚刚说的缺点,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甚至变得更好的。
钟博士说:“你有一点是其他学子所没有,那便是对苍生百姓的怜悯。”
陆川从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来到这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他写的文章,仍然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平民。
以前写的文章还有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感觉,现在倒是愈发踏实了,写出来的文章质朴又有自己的思考。
因为他把自己当成这大安朝里最普通的一人,他才会对那些贫苦百姓感同身受。
大安朝重文轻武,读书人的地位极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多读书人都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思想。
钟博士看中的正是陆川与其他学子的不一样。
陆川眨了一下眼睛,意思是说他把人当人看吗?
了解到钟博士是认真考虑过,并考核了他一段时间,才决定收他为徒。陆川一点儿也不意外,这个时代的人,对收弟子可是颇为严谨的,毕竟若是弟子品行不好,也会连累老师丢脸。
对此陆川表示很高兴,来国子监读书这段时间,他是彻底了解了有一个好老师有多重要。
陆川当下应了下来,两人都很高兴。一个高兴终于要收弟子了,这个弟子如此出色,难保不会有其他人也在打他的主意,比如陈祭酒。一个高兴终于有夫子愿意收他为弟子了,不用到处去求人指点。
陆川接下来还要继续上课,况且收徒仪式不能这么潦草,好歹得在亲人好友的见证下,敬茶拜师,通告四方。
两人约好了腊月廿四上门,行拜师之仪。刚好那时国子监已经放假了,陆川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拜师礼。
现在最重要的是,年末的考核。
还没定下师徒的名分,钟博士已经以对弟子的要求给陆川下达指标,年末考核至少要得个乙等。
古代的考核没有具体的分数,只有甲乙丙丁的等级。陆川在澄心堂的丁班,整个澄心堂最差的一个班,班里成绩最好的也就是乙等了。
台上的夫子正在讲着课,陆川看似认真上课,实则一心二用,一边听课一边在想年末考核的事。
没错,他怕了,本以为不垫底就成,没想到钟博士要求这么高。
陆川真怕自己得了个丁或者丙,钟博士气愤之下,就不收他这个弟子了。
其实陆川完全是多虑了,钟博士作为他的授课老师,能不知道他什么水平吗。也就陆川一直对自己不自信,总觉着自己很差。
在不擅长的领域,陆川心脏再强大也自信不起来啊。
接下来的几天,国子监内学习的气氛特别浓重,连最懒散的学子,也开始临时抱佛脚,拿着本书背诵着。
时间在焦灼又浓重的学习氛围里,来到了考试那一天,连考三天,没有科举那么严格,但也是有助教在前后巡视,保证不出现作弊的情况。
国子监对作弊的惩罚还是很严厉的,毕竟平时不重视,若是在科举时作弊,遭殃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与他结保之人。
有些心里素质差的学子,看到助教从身旁经过,都要心惊胆战一下,明明自己没有作弊,还是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发挥。
陆川对这些不在意,不过是助教走来走去,打扰不了他一点。经历过现代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盯梢的陆川,完全不受旁人影响,只一心做题。
试题刚一公布,陆川知道自己的成绩应该不会太差,都是他熟悉的知识点。
时政题以今年的雪灾为主,写出自己的观点,这可是陆川的强项。
在其他人还在思索时,陆川已经刷刷下笔了,把跟他同一考场的席东看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陆行舟学习认真,没想到这么厉害,居然是整个考场最先动笔的人。
近几日朝廷采纳学子的卷子,改变赈灾流程的事传到了国子监,但没掀起多大的波澜,因为大家都在忙着年考,顾不上八卦。
估计过了年考,讨论的人才会多起来。
考试的时间过得很快,考前或许会焦虑,但考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也就平静下来了。
未知才会让人恐惧和焦虑,面对既定的事实,苏幕他们一向看得很开。
此时苏幕倒是有些庆幸,他爹领了差事出京,他考成什么样都没事,唯一管他的人都走了,他还怕什么。
与苏幕相比,唐政就惨多了,其实唐政的成绩在丁班还是不错的,奈何他是唐大学士的儿子,这个成绩只会给他爹丢脸。
刘扬和席东也好不到哪里去,刘扬只有算数还不错,其他的简直一塌糊涂;至于席东,他就更差了,没有一科是擅长的。
席东能考上秀才,真的是靠这几个兄弟提拔鞭策,一考上就松懈了。
与几人的愁苦不同,陆川眼里有淡淡的笑意,除了考试结束的轻松,还有对自己答题的满意。
陆川一考完,就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忧都是多余的,他都能答得上,综合下来,得个乙等不成问题。
国子监的老师多,基本一天就能把卷子改出来,陆川他们大概后天就能知道自己的考核成绩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