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煜微微颔首。
太子瞅着密函, 疑惑道:“不过阿耶,你看这里, 邴温故为什么要建别庄?且这别庄还建的神神秘秘的。
一个庄子, 围墙建的足有两米高, 这还不算,还在围墙上砌了尖锐的铁器。无论是谁, 若打算翻城墙进来,稍有不慎就会被开膛破肚。
庄子里更是十步一岗, 百步一哨,一日十二个时辰都有衙吏守着。
没有邴温故的首肯,任何人不得随意进来,更不能随意出去。”
太子疑惑,“邴温故要做什么为什么,把别庄的防守搞的如此严密。”
圣人沉默, 半晌后摇摇头,“朕手下臣子千千万,不敢说每个了若指掌,但是只要他们有动作,朕就能猜透七七八八。唯有邴温故,朕竟朕有几分看不透了。”
圣人的手指在一份奏折上点了点,“太子,你可曾发现有一个地方更加神秘且戒备庄严,而那里住的却是一位道士。就连真的探子都无法潜进去查看具体情况。”
太子和圣人都不知道邴温故要干什么,不过谁也没有往造反的方面想。
因为邴温故没有招兵买马训练士兵,甚至招来的工作人员还有女人和双儿,就更加打消圣人的疑虑了。
这日晚间,南家和邴家都来邴温故的院子里找南锦屏。
“耶娘,岳父岳母。”邴温故对着四人微微颔首。
“儿婿也在家呢,我们过来送些东西。”苗氏从怀里拿出一张契约书,“家里新建了榨油坊,都赖儿婿的方子,要不咱们家也不能会这手艺。阿娘就想着,这方子不能白拿,还是老规矩,你们占五成股,岳母厚着脸皮拿五成股。”
这一次,无论邴温故还是南锦屏都没有推辞。
邴温故只道:“耶娘,股份落在我夫郎名下就成。”
苗氏来之前隐隐约约猜到了,“好的。这个就是契约,咱们家里人都签字按手印了,锦哥儿这边再签字按手印,明个送到衙门里备案就行了。”
梁氏夫妻过来也是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拿的契约上没有写名字。
邴温故让梁氏填南锦屏的名字,梁氏没闹,直接填了。
有邴温故指导,榨油坊这边开工榨油很快。
南家做的豆腐生意,用的就是大豆,邴温故交给南家的方法同样用大豆榨豆油。
其实说来很奇怪的一个点就是大庸朝百姓很少吃大豆油,植物油一般吃菜籽油。
倒不是没有大豆榨油的技术,有则有,就是没人爱吃。邴温故还特意买了大豆油回来,发现此时的大豆油确实有很重的一股子大豆味,怪怪的,不好吃。
邴温故不知道是豆子本身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就先让南家按照他的方法炸了一些油出来,结果发现并没有那股怪怪的大豆味。邴温故就知道,问题大约出现在榨油的制作工艺上。
南大郎看着黄橙橙的油,咧嘴笑道:“弟婿,你看咱家这油怎么定价?”
一斤大豆的出油率在12%~15%之间,以南家这边工人并不算熟练的技术,平均下来,也就算12%的出油率。
那么一升大豆就能出1.25斤大豆油。
一升大豆十二文钱,一斤植物油要三十二文钱。
如今吉县这里受灾情影响,物价比其他府城要贵上五文钱左右,所以一斤大豆油能卖到三十七文左右。
邴温故想了下,“二十八文吧。”
南大郎愣了下,随后不知道想到什么,露出一脸敬佩的表情,“弟婿,你真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自家的生意,没有仗着官身鱼肉百姓,反而比市场价便宜,宁愿自家少赚一些,这还不算一心为民的好官,什么才算呢。
“吉县这边百姓闹灾闹的也是可怜,许多百姓都做菜不过清水煮过就吃,都不放油。”苗氏感叹,“想想从前,咱家也有过那时候,可是现在再一回想,却有种恍然隔世之感。”
苗氏感叹着,看向南锦屏,“这一切都多亏了锦哥儿和儿婿。”
“弟婿,别的都好说,豆腐什么的,这种东西也好卖。就是这大豆油,百姓们一是买不起,二是能买起的都不爱吃大豆油,更喜欢菜籽油。咱们倒是知道自家大豆油没那股子豆味,可是外人不知道啊!”
邴温故略微沉吟片刻,“你叫人去街上卖炸物吧!”
“炸物?”南大哥没听到,没吃过。
邴温故简单解释了一下何为炸物,南大郎听得一愣一愣,“如此一来,岂不是万物皆可炸。”
“对,油炸过的食物又香又脆,便是素菜都特别好吃。”
邴温故出了法子,南家人又不是偷懒的人,几乎立刻就去集市上摆起了摊子。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肚子里缺油水的,大家都来看看。”南大郎做生意有经验,没啥不好意思的,扯开脸皮喊的特别响亮。
吉县就没有肚子里不缺油水的人,听到南大哥叫卖,凑上来看。
然后就看到南大哥面前不过一个煤炉,煤炉上有一个小铁锅。
有百姓好奇问道:“你这是卖的什么?”
南大哥就把旁边篮子撩开,里面便是一些素菜。
“我这个叫做炸物。”南大郎没有因为这一文两文的就不耐烦,反而耐心十足的介绍道:“就是把这些素菜放进这油锅里炸一下捞出来再吃,你们想一想,食物被炸的酥酥脆脆的,还浸满油,能不香吗?”
“香,那咋可能不香!”围观百姓立刻就道。
立刻就有人问道:“油水这么足的炸物,是不是特别贵?”
“不贵,不贵。”南大哥立刻摆手道:“就这么一小把野菜,我给你炸了,你给我一文钱就行。”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很便宜的,你要不要来一小把尝尝。”
“那就给我来一文钱的吧。”
南大哥立刻就给那人炸了一小把野菜,小本生意,连多余的调料都没有,就只放了一点点盐。
那人接过油纸包着的野菜,用手指捏出一根放进嘴里,然后就好吃的瞪大眼睛。
“怎么这么好吃,油汪汪的,酥酥的,好好吃,我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当然这人说的有些夸张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油炸食品,永远的神!
那人明明很喜欢吃,但是却只吃了一根炸野菜就不肯吃了,他小心翼翼把剩下的炸野菜包好。
“这东西油大,我带回去做菜的时候放里,全家都能吃到有油水的饭菜了。”
这人讲的可怜巴巴,但其实这是三年大旱后吉县百姓们面对的普遍情况。
一文钱能为家里添置一点油水,百姓们还是乐意的,就都凑上来买。
南大郎不得不道:“大家若想买炸物,自己回家拿碗,几文钱的,咱家不送油纸,超过十文才给油纸包着。”
离的近的人就赶紧跑回去拿碗,离的远的,想要南大郎送张油纸,南大郎不肯。
他这小买卖,卖的不过就一文两文,再各个送张油纸,那不但不赚钱,恐怕还要赔钱了。
南大郎说什么都不肯送,众人也无法。
很快南大郎带的东西就卖完了,南大郎便收了摊子。南大郎没直接回家,而是转而去了铺子里。
南家在街上买了几间铺子,随便选了一间门脸就开门做起了生意。
南大郎进来,苗氏瞭了瞭眼皮,“都卖光了。”
“对,很多人买。”
苗氏也就随口一问,根本没放在心上。南大郎会去集市上支摊子,也不是真为了卖炸物,不过借此宣传他们家的油罢了。
告诉百姓们,他们家的大豆油没有别人家的那股子大豆油味,还比别人家便宜,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人愿意上门来买大豆油。
但是这并不妨碍炸物受欢迎,当吉县百姓拿到第一个月工钱,许多工人们结伴来南大郎这里买炸物。
“我早就听说你家炸物了,可惜之前手里没钱,只能馋着,今个放工钱了,我定要买上些尝尝。”
上一篇:小狗主播的扮演任务又失败了
下一篇:和虫族上将协议离婚后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