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留了三份,这一份是给母后的。”
皇帝说完站了一下,转身就要走。
太后在他身后说:“桓王稚嫩,守京还行,要坐稳江山,千难万难,还需要你教他……我大周立国百年,无人比皇帝更擅打仗,哀家和桓王守着建台城,等皇帝凯旋归来。”
苻煌停顿了一下,走了。
章后坐在榻上,微微伏身,手里的佛珠掉在地上。
不一会孙宫正回来,见太后拿着佛珠歪在那里,在旁边站了一会。
太后沉沉道:“你再去叫桓王来一趟。”
孙宫正领了命,便又去了一趟青元宫。
苻晔见宫正大人去而复归,愣了一下,便更了衣,随孙宫正从宫里出来。
孙宫正传了辇给他,自己则率领诸多女官和内官随之步行。宫道上偶尔会遇到进宫的官员和将领,全都避到一边,向他行礼。
到了慈恩宫,孙宫正随诸多女官退到庭中。
苻晔给太后行了礼。
太后坐在莲花宝座上看他,道:“皇帝御驾亲征,不知将来如何。这两日你要好生照顾他……他对你,是很好的。”
愿意舍弃一己之私,送他出宫,如今御驾亲征,也愿将身后江山给他。
她将苻煌与她的交谈都与苻晔讲了。
她想苻晔不知真相,但起码该叫他知道,苻煌对他是很真心的。
这人如今还能留有一份真心,不容易,她纵然千防万防,皇帝的这一份真心,她也不忍叫接受的人一无所知。
苻晔听了沉默良久,出了慈恩宫,哭了一会,擦了眼泪上了轿辇。
等回到青元宫,便去了御书房。
苻煌正在写出征诏书,见他来了,就叫他过去研墨。
苻晔卷了袖口,为他研墨。
皇帝出征,需要昭告天下,一般内容先要表明情由,以示出征之义理,二要振奋民心,鼓舞士气。他却看到皇帝在诏书中提到了他的名字。
他见苻煌写:【朕膺天命,为保社稷安康,护万民周全,决意御驾亲征,今亲率六军南下。朕之弟,桓王晔,贤明通达,宜监国理政,暂摄朝纲,望诸臣工见之如见朕,恪尽职守,辅佐桓王共守后方。朕必率虎贲,破贼凯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苻晔想到那封继位诏书,眼圈一红,没有说话,只感觉这情意如江山,重得他无论将来生死都要与苻煌在一处。
他缓了缓,道:“你该写一封婚书给我。”
苻煌闻言看了他一眼,便叫秦内监去取红纸。
这一回倒是想了好一会,才下笔。
他写的很慢,倒像是每一笔都极其郑重。
【盖闻乾坤浩渺,世人千万,能得良缘天赐,当结百年之好。今立此契,昭告天地,愿朝朝暮暮相伴,岁岁年年同行,自此一生,白首不离。若违此誓,天地共谴。】
苻晔接过笔,又加了一句:【愿春朝常在,得做太平爱侣。】
立书人:苻煌
立书人:苻晔
苻晔拉着苻煌按了手印,心想,这就是他们的结婚证了。
阴曹地府都通行的那种。
他扭头看向苻煌。
他说出了苻煌觉得最美妙的情话: “你以后就是有家室的人了。”
作者有话说:
诏书,也是皇帝的情书呀。
第59章
今日皇宫很热闹。
成群结队的官员从东辰门一直延伸到青元宫外的甬道上。
陛下久未上朝,宫中也许久没有出现过这么多人了。
如今文武百官在宫廷内官的引领下陆续进入青元宫内,他们很多都几年没进过皇宫了,尤其这几年新任京官的几个。
大家议论纷纷,进了青元宫,才知道陛下要御驾亲征。而召来京中诸官,是要正式认命桓王做监国辅政!
苻晔一身金色亲王蟒袍,腰着黑玉带,坐在苻煌身边。
众人跪地叩拜,但见两兄弟威严赫赫,宛若龙蟒交辉。
皇帝素来威严,此刻更是庄严肃穆,桓王美貌,光艳可动天下,此刻也是高不可攀。玄色龙袍广袖如垂天之云,与金蟒纹的亲王礼服堆叠在一起。
这真是天家气象,威美并存,叫人一看就心生敬畏。
倒是秦内监在旁边想,今日文武百官齐聚,青元宫从来未有的热闹。陛下和王爷身着华服接受众人跪拜,他觉得此景很像……
一场婚礼。
这也算变相地大宴宾客了吧!
诏书既下,苻煌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不到半天就传遍京城。
这几日真真假假的消息无数,都说那大梁的新君如何了得,前方接连吃了败仗,闹得京中人心惶惶。
又有人说起当初大雍陈氏是如何被推翻的,听起来那也是摧枯拉朽一般就完了。
这个叫黄天意的年轻男子,简直就是战神一样。
他当初拿下大雍全境,只用了两个月时间,那大周呢?
听说原州已经沦陷了,房州也快了。
他们这些人除了干着急也没别的办法。
如今诏书一颁,大家才想起来:
“说起来咱们陛下,当年也是战神一般,百战百胜啊。”
“当初胡人南下,都打到京中来了,后来不就是靠着当今陛下力挽狂澜?!”
“是,当初陛下小小年纪,本来只盼着他能守住京城就不错了,谁知道没两年他便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当时说出来都堪称奇谈!”
“据说陛下箭可穿杨,以一当百。每次杀敌,他都冲在最前面!”
“是,身先士卒这件事,黄天意玩的都是陛下玩剩下的!”
这几年关于苻煌的恐怖传闻实在太多,大家都忘了,他也曾是大周救世之主!
如今大家都想起来了。
他一点不比那个黄天意差。
“咱们陛下少年成名,如今也才二十六岁,比那个黄天意还年轻两岁呢。”
“如今陛下御驾亲征,我们大周有救了!”
敌人犯我国土,退无可退,当今陛下神武,杀伐决断,雷霆手腕,据说他比年轻时候更吓人。
吓人好啊,杀得大梁贼寇屁滚尿流!
以前大家提起苻煌,都觉得是个不可说的怪物,如今他的好大家都想起来了,他的可怕也成了优点,一时民心振奋,都要为陛下送行。京中诸人甚至有的捐钱捐物,要支援南下大军。
章珪也要伴驾随行,赵紫英一边为他收拾行囊一边道:“此战若得胜,陛下能成百姓心中明宗一样的君主。”
章珪倒是有些忧虑,说:“看京中今日情形,陛下也只能赢了。”
但能赢么?
他们这几日分析那个黄天意,着实足智多谋,又为上天眷顾,运势奇佳,如今大梁都传他是天下共主,将来会一统天下,成为一代英主。
距离上一个一统天下的王朝,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若真有人一统天下,那真是传世之功!
赵紫英说:“你们这几日分析黄天意,我这两天倒是和几个朋友分析了一下当今陛下从军时候的几场战争。”
章珪看向他。
赵紫英容色秀美,平日里寡言少语,唯独在他跟前会侃侃而谈,只是声音柔和,论起军事来也是娓娓道来:“我觉得陛下比他更聪明。”
如今天色将晚,青元宫中依旧有官员来来去去。
明日陛下就要出征,确实忙。
忙到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成亲。
秦内监在宫外买了两身新郎官的喜袍,不是为王爷和陛下量身定做的,多少不太合身,他先让苻晔试试。
如今青元宫的内官们已经在为出征做准备了。事出仓促,青元宫这些走路都没有声音的内官此刻也都手忙脚乱。
金银器具,食物药品,寝具衣饰等等,光是皇帝和随行宫人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品就装了好几车,马车来了一辆又走一辆,隔着垂花门就能看到宫人和御书房进出的官员来去匆匆。
暮色四垂,看着这画面,更让人觉得离别近在眼前。
普通人尚且会惴惴不安,何况王爷。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