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簪子还是秦疏在除夕那晚送给他的,也是在那天,他在心底将对方视作了伴侣。后来秦疏还送给了他更多的礼物,但于他而言,这支发簪意义非凡,是真正的定情之物,他一直很珍惜。
许逸宁抚摸着上面的花纹,心里甜蜜。其实,这支簪子的材质十分普通,唯一可取的也就是雕工了。也不知秦疏是怎么长的,似乎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不会的东西。
褐色的毛茸茸从檐下的小洞钻出,肚子鼓鼓的,一看就知道这次觅食十分成功。
紫貂大半身子出了小洞,黑润的鼻头一耸一耸,仿佛在确定什么。
动物嗅觉灵敏,许逸宁想它应该是闻到了残留的血腥气。
终于,紫貂确定没有危险,这才彻底从洞里出来。沿着房梁前行,到了许逸宁头顶上方,一个纵身跳到了柜子上,从柜子下来后,又是一个起跳,到了炕上,然后窝在许逸安身边不动了。
紫貂虽然聪明,却也淘气,许逸宁唯恐它不小心弄坏了发簪,再不敢将它放在外面,关上柜门的前一刻,恍然明白了秦疏的计划,许逸宁摩挲着簪子顶端,笑了。
雕工啊!
现在天气虽然暖和多了,夜里却还是有些凉,许逸宁钻回被子里,原本想等秦疏回来,再和他确认一番,结果等着等着就迷糊了过去。
秦疏回来的时候,发现兄弟俩都跟小猪似的,睡得正熟。
*
之后的几个月勒石郡的空气中一直有一种焦灼的期待,地里是墨绿的庄稼,长得粗壮,却是从未见过的模样。
事情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彼时,正是谷雨时节,家家户户都开始翻地,为接下来的春种做准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听闻都监从京城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方法,又花费了大价钱淘换良种,据说亩产能够达到八石。要知道如今一亩地的产出才三石有余,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信的。
种植方法可以试试,精耕细作,并垄施肥,都是地里刨食的老手了,这法子听着就靠谱。至于新的粮种还是算了吧,事关一家老小的口粮,马虎不得,脏点臭点可以忍,忙活几个月也没什么,就怕全做了无用功。
至于后来为什么大多数人又改了主意,实在是都监大人给出的条件太诱人。
只要按照他给出的方法去种植,不仅可以免费借用农具,还直接免除了丁税,这意味着每户至少能省下两石粮食,这个诱惑太大了。
一样的地,更多的粮食,更少的赋税,尤其是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后,大家又得知了另一个重磅消息,良种发放后若是亩产没有达到往年,不仅良种不用归还,还会补偿给每户人家一升盐。
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勒石郡的盐价与别处相比,一斗要高出五百钱,就这样很多人还买不到。一升盐足够一家子吃上一年了,如果有盐,谁想去吃粗茶淡饭。
有一个人带头,其他人生怕晚了捞不到这样的实惠,人都有从众心,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去官署签字画押,领了良种。
没错,就是官署。
唐元益一直防着都监大人,却没逃过许逸宁的算计。也怪他先入为主,又以貌取人,万万没想到看着斯文灵秀的前朝太孙竟然会使出那样阴诡的招数来。
事情还要从水泥说起,勒石城的城墙和街道变化实在太过惊人,下辖各县的官员听到了消息,就都坐不住了,或是自己前来,或是派了手下得力的人过来。
眼见为实,等他们真的亲眼看到后,心思顿时就活络起来了,这样的好东西,谁不想复刻到自己的县里去。不说后续带来的好处,单是这条路本身就是政绩。因此在证实传言非虚后,一个个或是晓之以,或是动之以情,或是哭之以穷。总之,都想要水泥墙,水泥路。
唐元益身为郡守,本就有义务督导下属县城事宜,诸如劝导农桑、教化百姓、修桥铺路等等,可如今这事儿他还真办不了。
都监大人这么大手笔,那是因为水泥的制造方法掌握在人家手里,从头到尾没用到郡衙的一个子儿,也正因如此,在都监大人动员城中百姓铺路的时候他才没插手。
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事出有因,毕竟修墙铺路本就是监管所的任务。
底下这些县城却不一样,唐元益可不好去支使都监大人手底下的人。退一万步讲,就算他舍了老脸把人派出去,可他手里也没水泥呀?杂货铺倒是有卖的,但郡衙中银钱有限,他就是想给下面拨款,也是有心无力。
他既不能空口白牙地答应这些县官,也不想让都监大人将手伸到下面去,所以只能尽力打消这些人的念头。
衙门里前后闹哄了小一个月,终于消停下来。唐元益还以为是自己将人说服了,等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在他每日苦口婆心、焦头烂额的时候,那位许少爷已经舌灿莲花,以他的名义,让水泥坊在各县开花了。
这事还是双裕县的一位耄老前来郡衙拜谢,唐元益才知道的,他耳中听着老丈的溢美之辞,一颗心却似泡在了黄连里。原本他还心存幻想,这下子是彻底撕掳不开了。
等到将老人家送走,他立马召来成鼎,人家都把水泥坊铺到别处去了,他竟然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这里少不了成鼎掺和。
第145章 落魄少爷的影卫老攻20
成鼎很快就来了, 唐元益开门见山道:“王家坞的水泥坊开到下面去了,你为什么没有及时禀告?”
成鼎瞄了一眼他的面色,说:“事情太多, 一时忘了。”
唐元益一拍桌子:“成鼎, 你糊涂啊。”
成鼎沉默半晌, 开了口:“没第一时间和你说是我的不是, 可如今的勒石城什么样你也看到了。我活这么大岁数, 还是第一次知道勒石城也能和繁荣搭得上边。双裕县是我老家,我也想让街坊四邻的心里乐呵乐呵。”
成鼎承认,这件事是他的失职, 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儿就是想拦也拦不住。反正现在生米煮成了熟饭,实惠已经落到了身上, 老唐便是知道也无济于事了。
唐元益压着声音说:“那位许少爷什么身份咱们都清楚, 他如今说话可不比周大人差,这里面有些事儿你不知道, 需得琢磨着呢。”
成鼎哼笑一声:“我怎么不知道, 那两位不就是舍了水路,走了旱道吗?”
看到唐元益惊讶的眼神, 成鼎有些得意,只是很快面色就严肃起来了:“我虽然是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却也没到老糊涂的时候。”
唐元益听出他话里有话, 作洗耳恭听状。
“周大人自打来了咱们勒石郡,表面上只管着王家坞,背地里可没少动作,他手底下的人经常出城,勒石城四个城门, 愣是做到了雨露均沾。尤其是都监府建成之后,人手比之前多了几倍不止,这人总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吧。去岁湘牧和廷源两郡都起了兵祸,这天啊,迟早还得变。”
唐元益听他这样说,更是诧异:“你既然知道,为何——”
成鼎扯开嘴角:“我只是在想,若是周大人据勒石以自立,以后这里会变成何等模样?”
唐元益没想到他比自己还敢想,这哪里是他熟悉的那个莽汉,只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透过他。惊异的同时心里又有种诡异的安稳,仿佛找到了同盟一般,当下只戏谑一句:“你又瞧出底细来了?”
成鼎自嘲道:“咱们一个流放的地儿,有什么可怕的?”
就在两人谈话次日,许逸宁便上了门,与唐元益商议粮种的推广一事。
事关民生,必须得有他这个郡守背书。
唐元益看着对方的笑脸,却是乐不出来。千防万防,他还是败在了对方的步步为营之下。
唐元益收回思绪。如今,暑气正浓,田野里往年常见的豆子只占了很少一部分,粟米更是几乎绝迹。
此时地里是长到一人高的玉米杆,上面支出的部分便是果实了。至于趴在地上,缠缠绕绕的是红薯藤,它的果实长在土里面,尽管看不到,唐元益也并不担心,之前周大人还住在郡守府的时候,曾经让人给他送过一小篮子,软糯香甜,十分可口。
上一篇:穿成反派帝王的锦鲤后(穿书)
下一篇:病弱渣攻he指南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