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侯这一席话说得苦口婆心。
虞夫郎在一旁听着心中复杂。他都不知道长阳侯还有这本事,炫耀起来真气人。
虞正康跟虞四爷脸上的笑意僵了僵。
虞正康先反应过来,“这还要恭喜大哥得了这么一个好儿婿。”
长阳侯摇头:“这儿女做得好的事,跟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有操不完的心。”
虞夫郎心想够了够了。
另一边郑山辞也在吃饭,他还是能接几句,跟着虞正康家里的两个儿子来回说上几句,他在官场混久了,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心里门清。
虞澜意只顾着吃。
有一位堂嫂问道:“澜意,你头上的簪子真好看,这要花不少银子吧?”
虞澜意摸了摸头上的簪子:“这个不要钱,是陛下赏给郑山辞的,我就顺便戴着了。”
不愧是皇宫做的簪子,虞澜意这样挑剔的眼光在这支簪子面前也挑不出错来。
既然好看就要常戴。
堂嫂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她本以为虞澜意头上的簪子是去哪个地方买的,没想到是陛下赏的,她这辈子都没见过陛下。
因为问了这句话,虞正康跟虞四爷的孩子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差距了,他们心里失落又沮丧,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好爹。
“你不是说起你在武昌县办了一个诗会么?你说说看。”虞长行给他们递了台阶,气氛这才缓和起来。
等用了膳,长阳侯他们还要说会子话。虞正康就把两个儿子的事说了,虞四爷也说了,想让长阳侯在京城帮侄子谋求一个官职。
吃了饭他们就回到祖宅。
小平安跟他们一块睡,等小平安睡下后,郑山辞转身抱着虞澜意,浅浅的呼吸落在虞澜意的后颈上。
虞澜意打了一个哈欠,“怎么了?”
郑山辞低声说:“就是想抱抱你。”
“那你抱着我睡觉吧。”虞澜意拉着郑山辞的手安心的拍了拍。
吃了饭,全身就乏了。家里交际的事还是大人顶着,他们这些小辈吃吃饭就成了。
长阳侯跟虞夫郎还未睡。
“三弟跟四弟想让我在京城给侄子们谋个职位。”长阳侯说。
以前虞三爷跟虞四爷就说过这事,要说他们这两支确实不争气。虞三爷好歹是个进士,虞四爷只有一个秀才的身份。虞三爷的两个儿子三十多岁只还是秀才。虞三爷这武昌县县令的官长阳侯还使了劲儿,他们一家的本领不强,在京城又没有产业,真把人弄到京城去,还不如在县城里好过。
要是虞三爷跟虞四爷提出等他们孙子长大了,把他们弄到京城的书院里去读书,长阳侯二话不说就办了,这给侄子们谋个官,长阳侯就犹豫了。
“这几个侄子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这还想做什么官,明面上就过不去。一个县令都要是进士,这去京城里做官光凭秀才的身份么好高骛远不是什么好事。”
长阳侯:“夫郎说得对。我明日就回绝了他们,让他们想想可以等孙子知事了,我动用人脉把他们送到太学去读书,以后的事就看造化。”
“理应如此。”虞夫郎可不糊涂,长阳侯去给侄子们谋了官职,以后他们在京城出什么事都跟侯爷相关,要是个能干的,同一个家族的人拉一把就拉一把,当卖个人情。这几个侄子烂泥扶不上墙,就没必要为了他们还让侯府担责。
早上众人醒来用了早膳,虞夫郎说道:“长行,山辞你们俩出去买香烛纸钱这些祭祖的东西。”
虞征三兄弟跟着虞二爷、长阳侯要去拜访族里的人。这礼品一些是从京城里带来的,虞夫郎跟虞夫人他们还要去集市上买一些。
各自领了事出门。
郑山辞跟虞长行先去买纸钱跟香烛还有鞭炮。虞长行是不讲价的,郑山辞一看虞长行什么都不说作势就要掏钱,心里急了。
大舅哥跟澜意买东西是一模一样啊。
郑山辞:“这鞭炮我们买这么多,不能少点钱么?”
买这么多东西怎么能不砍价。
虞长行掏钱的动作一顿。
郑山辞跟商贩磨了几回,商贩松了口。
遇见买点心、水果、三牲等祭品时,虞长行站在一旁让郑山辞砍价。
第165章 京城风波
虞长行跟郑山辞把祭祖的东西买好了,两个人一块回去。
虞长行含蓄:“你挺会砍价的。”
郑山辞:“我们买这么多东西,老板都会给点让我们还还钱,能省就省。”
郑山辞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
虞长行突然很安心把户部交给郑山辞,陛下是对的。这么会省钱,相信国库的钱会越来越多。
两个人回到祖宅,把东西放下,等长阳侯他们回来就可以上山去祭祖了。
虞澜意跟一众嫂子都是跟着虞夫郎,虞夫人一块去逛集市。虞澜意早就逛过很多次集市了,比虞夫郎还要熟练,他还能跟商贩砍砍价。
他跟郑山辞学的。
买东西拢共就节省了三十两银子。虞澜意瞠目结舌,看似每次去商贩那砍点价格,积少成多就能节省不少。
安哥儿看向虞澜意,目光惊奇。
虞夫郎笑着调侃说:“我还以为你满肚子都是淘气,没想到内里乾坤。”
虞澜意得意洋洋:“我每年都跟郑山辞一块出门买年货,从不假手于他人,跟着他学了不少小妙招。”
虽说集市人来人往很拥挤,味道也不好闻,但跟郑山辞在一起,虞澜意就什么都不怕了。
崔哥儿抱胸睨看了一眼虞澜意,看来虞澜意跟郑大人的关系挺好的,过得很不错。
卫哥儿心里蠢蠢欲动,那以后过节他也要拉着虞宇去集市里买东西,虞宇不懂这些,但力气大,可以给他拎东西。
他的性子弱,虞宇却是一个活泼的性子。两个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家长辈看好了就把亲事定下来。崔哥儿跟虞征定亲前至少还看过,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新婚之夜,两个人互相了解,过得很甜蜜。
他跟崔哥儿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们都是地方大族嫁给这对武官兄弟。
是娇娇弱弱的哥儿。
就是跟崔哥儿接触后,卫哥儿觉得对清河崔氏的滤镜有些碎,当然崔哥儿表面上还是很能端住的。
一行人在集市里买东西,他们穿的跟气质都不一样,武昌县这个小县城的大户屈指可数,像是他们这样的人一看就不是他们本地人。
买好东西虞夫郎就带人回到祖宅,小孩子们在烤火,三个小孩堆了一个雪人。虞光给雪人手里塞了一把扫帚,看来对扫地的事颇为怨念。
小平安撅着屁股,搓了一个雪球放在雪人的脚下,看着像是雪人在踢蹴鞠。
虞和柏把自己吃的葡萄,放在雪人的眉心,让他变成二郎神。
小孩子在一起总能找到乐子。
郑山辞在一旁冷得烤火,虞长行站着靠在门上,特别有范,他低垂着眼眸,似乎在想什么。
郑山辞是真冷也很羡慕虞长行的体质,看大舅哥一点都不怕冷。
虞夫郎让下人把东西拎到厨房,虞澜意飞快过来烤火。
冷飕飕的风吹着,虞澜意鼻尖红红的。郑山辞趁其不注意拉着虞澜意的手,双手把他的双手并拢给他传递热度。
虞澜意见阿爹来了,把手缩回来若无其事的烤火。
被郑山辞这样暖了一下,虞澜意的手快速就回温了,暖洋洋的。
“集市还是有很多人,我们在边疆的时候,在军营里一般都是煮些肉菜,喝点小酒就把年过去了。”
边疆是不放假的,每天都要巡逻。虞二爷是一军主帅,更不能离开了。
“今天我们就在老家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喝点小酒说说话。”
他们不仅买了烈酒回来,哥儿喜欢喝的酒,孩子喜欢的果浆都买回来了。有下人泡了姜茶过来,每个人都喝一碗暖暖身子,外边的风雪下大了,一家子窝在一起烤火也是难得的闲适。
家里人太多,还分了两堆火。
下人送了瓜果来,虞澜意喜欢嗑瓜子。
上一篇: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下一篇:重生之重回80年代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