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侯应了一声,“这是一件好事,你在宫里当值要小心,特别是陛下当下只有这两个皇子,你做事就更要小心谨慎了。”
郑山辞应下来。
虞长行倒是对两位皇子的性子明白,他跟自家弟夫说道,“大殿下的性子温和,心思有些敏感。二殿下的性子活泼,坐不住。”
郑山辞谢了虞长行的好意。
“两位殿下现在都还小,山辞你领了少詹事的差事,这说明陛下对你是信任的,你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郑山辞应下来。
武明帝跟大哥的关系好,他早就有耳闻了,没想到大哥这般维护武明帝。
“你做了少詹事,我这心里就踏实许多了。别看两位皇子还小,以后登上大位的还不知道是哪位皇子,他做了少詹事要不偏不倚,这样就好了。”长阳侯嘱咐道。
皇子还小,两个都是嫡子。现在说站队太早了,等到了时候还要看陛下是怎么决策的。长阳侯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要山辞担了一个皇子之师的名分,以后就差不到哪里去。大燕尊孝道,重师道,他们作为皇室子弟更会以身作则,不然朝臣都不会同意。
长阳侯把蒋詹事的背景说给郑山辞,“以后你同他相处总要知道这些,反正你们都是各自上各自的课,也不相干。”
“岳父说得是。”
晚上郑山辞跟虞澜意用了晚膳便回去了。郑山辞在马车上抱着小平安,小平安的肚子吃得饱饱的,他摸了摸肚皮,“圆滚滚的。”
郑山辞笑着去摸他的小肚子,像是一个小皮球。
“我给你揉一揉。”
小平安十分坦然的躺着露出肚皮,让他爹给他揉肚子。郑山辞的手上有薄茧,摸着肚子有点痒,小平安咯咯咯的笑起来,差点笑岔气了。
“痒!”
郑山辞无奈隔了一层衣服给他揉肚皮。
虞澜意点了点小平安的鼻子,“你惯是会享受的。”
小平安露出无辜的样子,想要咬虞澜意的手指。
“你跟谁学的?”虞澜意说道,“牙齿都没长几颗,已经想咬人了。”
小平安嘟嘴,把虞澜意的手指放在嘴里磨了磨,随即呸呸呸起来。一点都不好吃。
虞澜意看着好笑,拍了拍他的小肚皮。
回到家里,虞澜意带着小平安去园子里逛,今天的暑气重,虽是要到秋天了,如今入夜了天还是热的。
小平安走了三圈就回去睡觉了。
虞澜意等小平安去睡觉,他让金云给他端一碗玫瑰冰粉过来,他要吃了睡觉。
“你要么?”虞澜意问郑山辞。
“那我要一碗。”
两个人等小平安睡着后自己吃玫瑰冰粉。小孩子不能吃太冷的东西,大人可以吃点。
吃完后两个人都松快的上了床。
郑山辞今晚还揉了白馒头。
……
到了秋季郑山辞在太常寺还是没什么事要做,只有到了年底才会忙起来。秋天是他在户部忙碌的时候,现在他在太常寺端着茶水喝很是悠闲。
崔子期的话本五百册都卖完了,书铺里又印了一千册,还是卖得很好。只是崔子期的下属范主事对此颇有证词。
崔子期请范主事喝了一顿酒就把事情分明了。
“如今我也是出过书的人了。”崔子期得意的说。
杜宁还买了一本崔子期的话本,“崔兄,你这话本确实写得有条理,不愧是刑部郎中。”杜宁熬了两天把崔子期的这本话本看完了。
因为还要上值不能看话本,不然杜宁能一天就把话本看完,“就是看得有些不尽兴。崔兄要是有空可以再写几本。”
崔子期想了想,“若是有空还可以再写一写。”
刑部尚书还把他叫过去问了一通,让他写话本时要把人名跟地名做一些虚构,他把崔子期的话本看了,没把一些不该透露的事情透露出去。刑部尚书敲打了一阵崔子期就让他回去了。
崔子期被上官敲打了,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只有去审讯犯人时,才会露出一副死样。
郑山辞的活轻松了,他在太常寺还是要去清点祭祀用的器具,要是有磨损的,就要写条子报到户部上,让户部拨款买新的。
谢少卿每日点卯后一直待到下值就走了,他根本不管事。郑山辞只好把活接下来,先是清点了器具,然后递了条子给户部。
户部的流程走得快,很快就把新的器具批下来了。
冷寺丞眼中一亮,忙不迭说道,“还是郑大人的面子大,若是我们去说的话,户部都是拖拉得厉害。”
郑山辞只谦虚。
他在户部做郎中是户部的第三把手,所以在户部的大部分都是他的下官,他头顶只有梅侍郎跟雷尚书。
胡寺卿见他们已经把器具收拾好了满意点点头,“郑大人还是会做事的,年底太常寺要进行祭祀,若是郑大人有什么不懂,可以问问冷寺丞。”
郑山辞应声。
冷寺丞便跟郑山辞说了说年底的祭祀事宜。
“首先胡大人会上奏提请祭祀,提请的内容有祭祀的地点、时间、仪式等。等陛下同意后,我们就会准备省牲跟视牲。要确保祭祀用的牺牲得到妥善的喂养跟看护,我们会安排官员每日轮值查看,若是牺牲在祭祀大典上出了差错,我们总是逃不过去的。接下来就是斋戒,斋戒的事宜会下发给文武百官,并呈进斋戒铜人或是木牌以示警众人。然后就是习仪,这是对祭祀的一种预演,以确保祭祀大典上不出差错,像是协律郎,赞礼郎以及司乐跟跳祭祀舞的人都要反复练习。”
郑山辞又问了一些细节,冷寺丞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给郑山辞。因为若是郑山辞在祭祀犯错了,那么他们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冷寺承说的都是祭祀前的准备,还有祭祀时的流程还未说。
“祭祀当天会由胡大人启神龛准备迎神,然后礼部到各神位香案前上香行礼,而后由胡大人率领我们去上香行礼。先请神位,再由校尉抬亭,我们作为太常寺官员要到各个亭子跪三叩兴,恭敬皇地祗。百官由赞礼郎引到外墙门左外序立,最后是陛下行礼。”
郑山辞听着有些复杂。
冷寺丞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读祝文,焚祝文,撤撰,最后告礼成。”
还有一些后续的事还要太常寺负责。
郑山辞听完后,他的脑子里嗡嗡直响。
这祭祀太繁琐了,看来太常寺虽说清闲,但每年都有大活要做。郑山辞回到自己的办公地方,把冷寺丞提到的重要的地方记下来,这般他每日看一会儿把这流程记在心里才不会出错。
这一出错就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出错,还可能会危及性命。
郑山辞回到家里,他问了虞澜意年底祭祀的事。
往年他虽说也知道祭祀,但他就是百官中的一个,只需要站在赞礼郎引过去的位置上就成了,这次要跟着胡寺卿一起祭祀,这般就不是待在一个小角落了。
虞澜意听说郑山辞要先去祭拜,他颇为感兴趣,“这事我知道,父亲跟大哥年底都会去,百官都是一样的,就算我们家有爵位跟旁人的待遇一样。”
“说来你还未参与过我们家的祭祖。”虞澜意撑着脑袋说道,“我们侯府祭祖一般是三年一次,因为路途会远一些,所以需要给陛下递条子请假,这一去一来花费的时辰不少,所以只三年去一次,到时候叔父他们也会回来一起祭祖。”
“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祭祖,你跟小平安都要去。”
郑山辞还有些期待去祭祖,他到底是没有见过大家族祭祖的场面,长阳侯府的老家在京城之外的一个小县城,在京城留住的只有长阳侯跟虞二爷,其余的亲戚全在县城里。
长阳侯是虞家的族长。
“我们家的人都转文了,他们都读书去了。”虞澜意懒洋洋的说道。
郑山辞现今除了给两位皇子备课,还要把《礼记》多看几遍。
虞澜意倒还是老样子,他会先去酒肆里算账,而后有空的话就约人去郊外跑马,等小平安大一点,虞澜意就打算教小平安骑马。
上一篇: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下一篇:重生之重回80年代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