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郑希连忙离席避开,“下官一定转告。”
父亲曾说,此生唯一让他不觉遗憾的便是水渠让它两边的百姓受益了。其实他可以将水渠修坏的,但想到这关中万千百姓终是没有那么做。
这一生上对不起君主下有愧韩国同胞,真的是很失败。
希望何司丞的话能让他想开一些。
众人也看得出来,何淼是真的很重视与郑国的见面,对郑希都比刚开始热情了很多。
刘季有些羡慕,跟身边的萧何低声道:“还是有个好爹的好啊。”
萧何的两瓣嘴唇都没有动的:“这话你敢说给你爹听?”
【淼淼,刘季跟萧何俩在说小话呢。】
何淼看见了,让战战兢兢完成任务的郑希坐下,才拿起鼓槌,兴致勃勃地跟众人道:“好了,认识过郑希,我们开始下一轮游戏吧。”
江莼动了动脚踝,他不太想玩这个游戏了,如果让他自我介绍,说假话伤感情,目前也不可能说真话。
但是让他主动说不玩了,又不想打断何淼的兴致,毕竟这个学生自从跟着他学习就一直很听话。
至于刘季等人,都是他们这位何小司丞的属官,心里不想玩也不敢说。
“咚咚咚。”
击鼓声重新在澄明的月色下响起,被何淼看到的每个人,这一瞬间都有些紧张了,正襟危坐。
如果被何司丞点到名字,要求他们说什么不想说的秘密,该怎么办?
何司丞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跟他们一开始设想的差别有点大,上一轮对那个小花大家都没有特别的感觉,这次传花开始后都特别担心会落到自己手里。
刚落到英布手里,就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到郑希手里,坐在英布右边的郑希:还没完了?
顿时如烫手山芋一般放到他右边的刘季手中。
刘季都没粘手,到了萧何手里。
萧何:---
【看出来了,这一局的大家都不想拿花。】
【其实大家还是太单纯了,应该把击鼓的主动权拿过来。】
【应该不是没想到而是不敢吧。看看那边一条长案上的人,刘季、萧何、英布勉强能说上话,也不能跟自己的顶头上司抢东西吧。黄山道张良算是客囚,虽然淼淼以礼相待,他们也不敢怎么样的。最后就剩下江莼和淳于越了,但他俩绝对不会跟淼淼抢夺击鼓主动权。】
弹幕这一圈分析下来,花已经从萧何-江莼-淳于越,击鼓声戛然而止。
哎呀,今晚的月色真好呀。
刘季拿起一颗面豆,吃得嘎嘣脆,闪闪发亮的眼神一直落在淳于越拿着小花的手上。
【刘季:嘿嘿不是我,可以吃瓜了。】
何淼看了眼刘季那和瓜田中上蹿下跳的猹一样的眼神,表示没眼看。
“淳于先生,我想问问你,你们这些博士在朝中这么几年真的一条建议都没有被陛下采纳吗?当然了我知道你们经常提的,就是恢复周朝的分封制,很好奇你们是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在面临更易书写的纸现世的时代大浪潮时,你们儒学博士又将何去何从?”
【幻视小报记者跨越千年时光去采访。】
【我担心淳于博士会直接上大棍,毕竟他们那个时候的儒士有春秋战国时期儒士孔武有力遗风的。】
疏疏落落的月色下,玄色锦绣靴子无声的落在地面,衣摆轻轻一晃,安静下来。
李韬请示:“陛下---章少府,我们不过去吗?”
嬴政说道:“旁观者清,我也很好奇儒家这些博士,为什么如此致力于学古?”
网友们都没有注意到屏幕右边突然多出来的一块阴影,积极性很高地参与讨论:【感觉儒家这些人就是找不到存在感了,整天以让始皇大大炸毛来体会自己的重要。】
【真的,他们就不想想,一旦分封,我们陛下亲政之后耗费十年的征战都白费了,六国会貌似已经败了其实胜了。秦国先祖一代又一代的变法图强东出愿望,更会是一场笑话。】
【搞不懂搞不懂,儒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117章 独尊儒
淳于越舌头僵硬, 对何淼这些问题竟然不知如何来回,此前对此竟从未有所察觉,他当上这个博士之后提出的建议似乎一直都是恢复分封制。
刘季捂嘴偷笑, 何司丞说得挺对的,那些个博士都跟白设置的一样, 在乡里时不是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侧重点都在当今陛下身上。
陛下是个刚愎自用的皇帝, 对博士们提的建议从来都是不予采纳的。
但是今天叫何司丞这么一问,好像这些人除了提出来恢复分封制也没有提别的。
分封制有啥好的, 看起来可以求官的机会挺多, 其实那些国家的丞相啊大臣啊,还不是大多数都被把持在国君的亲戚手中。
以前的时候他刘季奋斗一辈子都当不了国君或是宰相,但是现在好像突然觉得丞相之位啊、郡守之位啊, 对他都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呢。
如果能做到更高的位置,自己是不是得改个更响亮的名字?
刘季已经畅想到美好的光明未来了。
淳于越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竟觉得无地自容起来, 避开头一个问题说道:“恢复分封制是巩固王朝统一的大策, 我等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 只是希望陛下开创的这一番伟业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分封子弟,使之如同众星拱卫皓月一般,这才是稳定之道啊。难道如今实行的郡县制就是好的吗?随处可见的地方贪官, 百姓与帝王脱离,终将酿成大患啊。我淳于越知道陛下喜欢听什么, 但是我不能因为要是陛下高兴就说谄媚之言。”
现代, 很多网友挠头。
【诶,这么听起来淳于越人还怪好的嘞。】
【是啊,我一直以为他是那些在背后反对始皇大大的人之一。】
黄山道喝着小酒:“博士啊, 你这般让我想起了孝公时期的那些儒生,孝公任用卫鞅进行改革,有一部分仕秦的儒生就嚷着要恢复原先的井田制,你们这些儒家的是不是就喜欢前代的制度?”
刘季一时忘了身份差距,哈哈哈大笑道:“我知道了,这样稳妥,毕竟前人已经做过的就算出了错也不能赖自己。”
淳于越缓缓的看向刘季,说道:“你懂多少圣人之言?”
【哈哈哈淳于越,你知道你现在得罪的是你未来的金主吗?】
【完蛋了,儒家要被小心眼的邦哥记一笔了。】
刘季:“我也是学过诗和论语之人,淳于博士可不要小看人呀。”
萧何:真的,你别小看他。
淳于越向众人阐发《论语》奥义:“国之道在礼乐,贵贱等差,礼乐有序,这一个国家才能平稳百姓才能安守本分。如今的郡守以非王室宗亲的身份治理一片疆土,若人人有异心,那三家分晋便是前车之鉴。”
何淼抽了抽嘴角,淳于越他还是真的为始皇大大好的,可谓是忠心一片,奈何学《论语》学傻了,怎么就不知道照着法家那些方法变一变呢?
真的,儒家要不是生出一个董仲舒,真不一定能独霸历史两千年。
“谬论,照你们这个论调,人的身份生下来边注定了,还要你们这些儒士治国干什么?你们又非王公贵族,为何要容许你们身居高位?”黄山道又说话了,然后悠闲地吃面豆喝小酒。
【哈哈哈,黄石公嘴替。】
【可怜见的,连个蚕豆都没有,还是快点跟始皇大大稳定秦朝然后去开通西域吧。】
淳于越对着黄山道这个道家人士,是很有战斗力的,说道:“我等文臣辅助君主治国,便如同开疆扩土的武将,有功劳自然该有相当的地位。”
这下黄山道都顾不上跟刘季抢面豆吃了,“这样说就没意思了,我看你们啊,还是被名利束缚地太深了,既然要求一切返古,不如弃智绝圣。”
淳于越气得胸口起伏。
萧何微微垂眼,喝了一口酒。
【有谁注意到萧何暗爽的表情!】
【感觉萧何就是个特别能憋话人,这么长时间愣是一句话都没说。】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