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航:“好吧,那你们在北门公交站分别后,这个人去了哪里?”
陈椿:“不知道。”
袁航:“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他往哪个方向走了吗?”
看得出陈椿在用力回想,片刻后比划了一下:“往……嗯,公园出门右手边。”
“你还能想起走到公园门口这段时间里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吗?”
陈椿终于忍不住问:“到底为什么要问这些,这个人发生什么事了吗?”
袁航不动如山:“麻烦您先回答我的问题。”
她有点泄气地坐回去:“特别的事……”
“多小的事情都可以。”
陈椿皱着眉冥思苦想,距离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要精准地想起某天某个特定时段的细枝末节实在很困难,但她忽然轻轻一合掌:“我女儿给了他几颗糖……算吗?”
“什么牌子的糖?几颗?”
“旺仔牛奶糖,她只喜欢这个。”陈椿说,“几颗不知道……因为是她从兜里随便抓的。”
袁航想起了糖纸包装上的半枚残缺指纹,心说难怪比对不上,原来是小孩的指纹——
等等!
电光石火间某个猜测在他脑海里隐约成型,思维撒丫子狂奔,把意识远远甩在身后,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砰砰地撞着肋骨,得极力控制才能让声音不突然飙高,稳定在自然冷静的频率:“你或者你的女儿,有没有碰过他的伞?”
霎时间室内室外、现场和坐在外面看监控的人,全部为之一静。
一线明光如悬针细丝,在迷茫混乱的尽头微弱地闪烁,在堪称煎熬的三秒寂静后,陈椿轻轻地点了下头:“我抱着孩子腾不出手,我女儿一直手欠想去抓那个垂下来的伞扣,差点摔了,那个人就把伞带粘上去了,让我女儿试着举了一会儿伞……但那天有风,她没举多久,很快就还给人家了。”
袁航笔尖猛然顿住,手一哆嗦,在本子上留下一条失态的划痕。
也就是说,只要能从高启辉持有的雨伞上查出小女孩的指纹,就能证明他进入地库时手中拿的伞属于9月25日当晚从公园离开后的叶桐生——那天晚上两人一定见过面!
“陈女士,麻烦带你家孩子来局里录个指纹,”尽管再三克制,袁航的声音仍然泄露了一丝颤抖的气音,“她的指纹可能是关键线索……”
陈椿敏锐地抬眼,从他的话里察觉到了平静之下的异样,两人对话之间那种若有若无、微妙的合不上拍的感觉终于在此刻被放至最大:“什么意思?”
“那个人怎么了吗,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袁航猝然与她目光相对,这场对话里漏洞百出的遮掩和疑点在他脑海里纷纷掠过:不问前因后果地直接否认,假装经过提醒才想起来的演技,带着孩子戒备心很重,却答应了陌生男性的同行请求,明明说着自己是脸盲、却不肯多看照片一眼辅助回忆,监控显示公交车开出一段距离叶桐生才从原地离开,她记不清对方的脸,却能说出叶桐生离开的方向,说明在公交车上曾特意寻找并注视着他……
以及此时此刻坐在警局被刑警问话,她问的仍然是“他出什么事了”,而不是“他有什么问题”“他犯什么案子了”。
就好像她心里的那杆称早就将叶桐生称量得清清楚楚,认定他是善意的、绝不会伤害自己的人。
可她又矢口否认二人相识,那种坚决的态度不像是“爱谁谁是死是活跟我有什么关系”,而是“就算叶桐生本人来了也不会推翻我的说法”——她的底气到底来自于不为人知的默契,还是她知道叶桐生本人已经不会再出现在她面前了?
“这个人,”袁航缓缓地说,“叫叶桐生,9月25日晚在新柳河溺水身亡。”
“陈女士,你真的不认识他吗?”
啪嚓。
虚空中似乎有什么透明的东西碎掉了。
陈椿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她鼻翼翕动,像是忽然忘记了该怎么呼吸,如果不是正坐在椅子上,她也许会控制不住自己颤抖摇晃的身形。
“是……”
她只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气音,似乎是想追问几句,但剧烈的情绪震荡似乎激活了内里某种的自我保护机制,犹如推土机扫平一切,迅速而强硬镇压了她的紊乱心绪。
“……很遗憾。”
她的目光在桌面叶桐生的照片上静静停驻片刻,对这个曾有一伞之缘的过路人施以哀悼的注目礼。
“很遗憾,我不认识他。”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让明妃回宫(?)疯狂敲键盘
第36章 归来
“高启辉,你声称9月25日晚上与叶桐生约定了第二天见面,那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9点15分还在叶桐生手里的伞,10点13分却出现在了你的手里吗?”
长时间的拘留让高启辉身上蓄积的多余脂肪迅速瘪了下去,从一个脑满肠肥的油腻中年变成了中号男人,眼角皱纹耷拉下来,直勾勾地盯着面前桌上打印出来的监控视频截图,那模样有点像失意的沙皮狗。
“你们凭什么靠一把破伞就定我的罪?”他哑声诘问,“我没有杀叶桐生,他是跳河自杀的,他死的时候我在家自己里,你们凭什么说是我杀的人?”
“没人说是你杀了叶桐生。”主审刑警冷静地纠正,“但你9月25日10点后在公司楼下停车道路附近和叶桐生见过面,你还要继续否认这一点吗?”
“警方在你持有的雨伞上提取了三种指纹,经过比对,确认三枚指纹分别属于你、叶桐生、以及9月25日晚与叶桐生同行的未成年儿童。另外我们还在雨伞内侧发现了微量飞溅血迹,也已经比对确认过DNA,是叶桐生的血迹。”
“为什么你拿着叶桐生的伞,为什么伞上会有叶桐生的血迹?”
哗啦。
钢制手铐发出了轻微的响声,那不是剧烈挣扎,而是双手控制不住的颤抖。
“我真的没有杀他……”
他像念诵着保命驱魔的咒语一样魔怔地重复着这句话,那语调似绝望又似祈求:“我真的没有杀他……我就是情绪激动,推了他一把,是他自己没站稳,一下子摔进了草丛里……”
这话一出,监听室内的袁航全身筋骨跟着骤然一松,差点虚脱地从椅子上出溜下去,代林无言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主审警官敲敲桌子,打断了他语无伦次的车轱辘话:“从头开始,把那天晚上的经过详细说清楚,你在电话里跟叶桐生说了什么?”
高启辉面色灰败得像墙皮,颓丧地说:“叶桐生、他是我面试招进公司的,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我一直很器重他,他也一直……在信息泄露这事暴露出来之前……他对我也很尊敬。后来我知道他私下里去找邵吉星他们、想打听内幕消息,我就暗示了他一下,凭他一个人翻不出什么水花,他要是还想在公司混,最好仔细想想这事该怎么处。”
“中秋节那天晚上他发微信说有时间聊一聊,我以为他想明白了,就故意刁难他,我说我要出差,没空,他要是诚心想聊就去公司楼下等我,我给他10分钟。”
“结果叶桐生真的在停车场那儿等我,他问我是不是找人盯梢骚扰他,我哪儿有那闲工夫?我说他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到底打算怎么办。”他发出一声短促的、满是苦涩的嘲笑,“我这些年也没亏待过他,他倒一点也不念旧情,说纸包不住火,埋下的雷早晚会炸,在没造成严重后果之前,让我趁早自首。”
人的心境确实是此一时彼一时,在那个雨声萧萧的深夜里,高启辉听见那句“自首”,满心都是被忤逆的怒火;他狂妄地想着大不了就是进去吃几年牢饭,可是当他真正身陷囹圄、一粒一粒地数着日子过时,才渐渐意识到那恰恰是他人生的沙堡即将被海浪冲毁之际、听到的为数不多的逆耳忠言。
上一篇: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下一篇:平平无奇,指挥飞机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