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发须皆白的老者入殿,天凤帝先是下旨赐坐,随即声音淡然说道:“关于新字体的事,朕也已经咨询过了梁大儒的意见,他觉得经过简化的字体很好,方便更多人学习。”
梁宗明也跟着点头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许多反对简体字的人的看法不同,他没那么古板,认为文字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容易学习就代表有更多人可以识字,这与儒家的部分思想不谋而合。
“教化天下,无疑是件好事。”
作为皇帝请来的杀手锏,此言一出,之前反对的人哪怕仍不认同,也哑口无言。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他们已经看出了皇帝在这方面的决心,心知难再和对方掰手腕,所以至少明面上是没办法反驳了。
于是最后,成功力排众议的皇帝便将目光来到了自己的钱袋子,有名的铁公鸡户部尚书的身上,什么话都没说,只默默的盯了片刻,其中的意思便已经很明显:爱卿,如今大家都没话说了,就差你了,这事儿怎么整你看着办吧。
许善文:“……”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按照皇帝的想法乖乖出钱了。】
天幕下的许善文也:“……”
天幕就这样帮助他回忆起了当日的场景,不禁让他再次无语凝噎。
天凤帝当即举起酒盏对着自己的这位重臣敬了一杯,安抚对方的情绪,其实许善文抠门点倒也没什么,对方又不贪污,况且毕竟是管钱袋子的,手要是太松他还不会让对方担任这个职位呢。
许善文当然也明白皇帝此举的意思,回敬的同时也不禁略带得意的朝周围的同僚看了一眼,看吧,果然他才是陛下最重要的那个重臣。
【简体字缺乏内涵,这种论调时至今日仍旧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字体经过简化之后,确实方便了更多人学习,这点只要是有识之士就不难意识到,而这天下除了那些争名逐利的人以外,也总有理想大过利益的人,除了自愿献出自家藏书的严松清和虞景洵等人,当时利用自身在文人中的影响力帮殷闵站台,又号召了许多人一同当起教书先生的大儒梁宗明无疑就是这样的人,相比起所谓的内涵,他看到的同样也是会因此受益的更多人。
直到殷闵晚年,随着简体字的彻底推广,除了公立学校以外,各种书院、蒙馆、村学、私塾同样也遍布全国,当时哪怕是最底层的学子也能够接受教育,再加上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进步,一般的书籍也已经不再是只有豪门贵族能够持有,普通人也能够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到,尚文之风日盛。
这,就是盛世啊!】
正在某处乡下教书梁宗明听到这样的未来,不禁心潮澎湃,他当日果然没有选错!
而这,自然也要感谢当今陛下。
天庆朝。
老皇帝看着天幕,盛世吗?随即又回想起方才天幕播放的画面,将一切都安排好,只等着朝臣们同意,之前天幕说过对方善于纳谏,现在看来,那显然只不过是其中一面罢了,帝王的说一不二对方也同样不曾欠缺。
他这个儿子还真是能干。
天幕继续讲到。
【再说到医疗,身为一个学医救不了宣朝人的典范,殷闵当然不会忘记对医疗行业的改动,毕竟从古至今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看病就是个大问题,太穷了看不起病就只能干熬,熬得过就活,熬不过就死。
于是首先他设立了太医署作为专门的医疗教育机构,系统性的培养医学方面的人才,随后让这些人定期考试,又在各个地方设置了公立医院,这些人被分配到这些地方,除了正常工作以外还会为孤苦无依的患者提供一定的免费治疗。】
“免费治疗……”
某地,一间破败的茅草屋中,一身形瘦弱的老人躺在那里,他已经病入膏肓,可致使他病成如今这样的,最初却也不过是一种小病,喝上几副药就能好。
可谁让他根本没钱治病,所以就只能一拖再拖,直到拖成如今这幅田地。
若是天幕说的这些能够立刻降临该有多好啊!
这同样也是许多人的想法。
【说到这里,时至今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流传……】
天幕随之展现一副画面。
【钟延是太医署的一名普通学子。
某日,他发现太医署来了一位新的讲师,对方年纪不大,看起来大概也就二十多岁,虽说模样气度倒是不凡,却也令不少人产生了疑虑——这么年轻,医术靠谱吗?
然而这样的质疑,随着对方开始讲解起来后,顿时便全都化作飞灰,刷子到底有没有毛露两手自然就知道了,这位冯先生的医术哪怕不说是神医,教他们也绝对够了。
可这一日,太医署外却来了一位患者,虽说是教学子们医术的地方,可这里毕竟有不少医术高明的医师在,再加上学子们上课有时也需要病体样本,时不时就会有人来上门求医,太医署一般也都会接收,医治的过程便让学子们从旁观看学习。
结果这一次的患者却令众人犯起了愁来,原因无他,这人的手指断了,而全天下能做到断指续接的人目前听说的却只有一个,也就是当今陛下,据说对方昔日作为楚王的时候,曾为荆州当地的一名百姓续接过断指。
可难道还能把皇帝叫来给这人接手指吗?
太医署的人还想活命。
于是他们当即就准备说自己无能为力,可就在这时,那位不知何时出现在现场的冯先生却突然开口说道:“青儿,去将为父放在署里的工具箱取来。”
跟在对方身旁的年轻人当即应声。
钟延震惊了:“冯先生,你有儿子?!”
还是这么大个一儿子?
其余学子们也很震惊,毕竟这位冯先生看起来也才二十多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啊!
被叫做青儿的年轻人闻言一脸你在说什么的表情离开,冯先生则无奈,这是关心这种事情的时候吗?立即说道:“你们也赶紧去将消毒的工具取来,别在那里干看着,时间宝贵,他这根手指断的时间越短,成功的概率越大。”
此言一出,周围的许多人顿时回过神来,顾不上纠结方才的话题,对方这么说,明显是要帮这名患者续接断指啊!这……能行吗?
工具箱和消毒器具很快被取来,众人将患者带到手术室,冯先生首当其冲,一刻都没有耽搁,立即便为创口进行消毒,随后借助显微设备,对血管、神经、肌肉等逐一吻合,又对外部进行了缝合……
这样精细的操作,看的一群人目不转睛的同时又紧张的屏住呼吸,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样的手术极其耗费精力,哪怕是冯先生额头也不禁渗出了汗,随后就被跟在他身旁的儿子拿汗巾在滴下来之前擦干。
直到历时两个多时辰,这场手术才算终于做完。
冯先生取来提前叫钟延去调配好的药膏和夹板,一边将患者的断指固定,一边叮嘱着各项注意事项,随后便在患者的千恩万谢中被儿子搀扶着站了起来,又在一片敬仰崇拜的目光中离开了太医署。
这件事就此了结了吗?不,断指续接,这种事在此之前也只有当今陛下能够做到,可想而知其罕见程度,顿时,太医署的那名冯姓讲师的神医之名便被传遍了整个京城。
不少人上门求医,可惜却总也遇不到人,而太医署的态度也讳莫如深。
可也不是每个来求医的病人都好打发,这日,某位侯爷亲自登门,冲着名头,指名道姓就要让这位冯神医帮自家老母诊病。
太医署的人很是无奈,他们是知道冯先生身份的,只不过对方曾说过不要让他们轻易外传,再加上皇帝教书的时期也不长,这也就是这人身为侯爷为什么还会趟到雷的原因。
可如今,看对方这副不见到人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样子,怕是不得不提醒了。
周围一群学子围着,也不是个说话的地方,太医署的负责人便想要将这位侯爷请到无人的地方细谈。
“侯爷,这事我们先换个地方说。”
可也就是这时,人群中却忽然走来一人,有人立即认出了这人就是那位冯先生,顿时说道:“冯神医来了!”
上一篇:Beta是你的谎言
下一篇:穿成万人迷他哥被迫装A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