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煊想了想自己刚刚听到的那几声呐喊,无法抑制的笑意从喉间溢出,在紧闭的车内飘了几个来回,最终飘进了骆清逸的耳朵了。
有点低沉的、尾音微颤的笑声如同毫无重量的羽毛,在他的耳廓扫了一圈,一路扫到了心房。
他狠狠打了个颤栗。
低音笑什么的,有点犯规了。
他合上盒子,清了清喉咙:“代表明天要上课的30个孩子们感谢卫先生的出手相助,明天要是出成果了,我们一定把最好看的一个雕刻品进献给卫先生。”
卫煊:“骆老师也要上手吗?”
骆清逸:“应该会同步带着他们制作,我们不会做太复杂的内容,就是感受一下雕刻的困难,难点在体验古人的智慧与工艺的伟大。”
卫煊点点头,眼中竟满含期待:“那我预定骆老师手中的那个好了。”
“恩?”
“你亲自上手的,绝对是最好的。”
骆清逸被他这毫不保留的信任直击灵魂,色令智昏一口答应下来:“为了这句话,明天可绝对不能敷衍了事!”
当天晚上,骆清逸备课备到了凌晨四点,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竟然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快熬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他进了办公室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门,连速成班的课都是别的老师代的,代课的是一位较为年老的教授,岁月已经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但是华夏语说得标准不含糊,整个人竟有种老顽童的趣儿,一堂课上下来十分生动,听得学员们一愣一愣。
等到了下课,便有人凑到卫煊身边,一群人盯着那些坐在位置上上网的“文科生”,另一群人则低声问卫煊:“骆老师怎么不来上课了,话说,政府办的那事不地道,咱们没有什么应对策略吗?”
在这个文武一起上课的混合班,最大的好处就是这里有那么几个年轻人,他们十分容易漏掉一些在文科生看来不是很重要,却让人几位看重的信息。
他们也不敢打探军部的具体处理,只是想要得到卫煊的一个透露——好歹让他们知道,大元帅的遗孤真的没被上面放弃。
“有新命令下达,不方便说。”卫煊在自己能回答的范围内透露了一些,“放心,军部一直把家属的事情放在心上。”
一个政府部门不可能真的取缔军部,只要军部的人不糊涂,那么有关军人家属的保护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一群人这才放下了心,又问道:“那今天是怎么回事,也没听说骆老师有公开课,怎么突然没来上课呢?”
“他在准备还大一新生开课题。”这是卫煊最近才知道的,华夏的大部分大学,文史学院的学生都是大一的时候定下毕业论文的大方向,因为华夏的历史、文物、政策变迁等等所牵扯的资料太多,哪怕一个学生从小就学习这些,到大学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学得精。
他们大一的时候会定下大方向的课题,能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准备,也给一些想尽快考第二大学的同学节约时间。
骆清逸昨晚告诉他,从春节到清明节,大假期基本过完了,大伙儿可以收心,开始接触论文课题了。
“不过也有人会在端午节过完之后再定下心。”末了骆清逸突然又补上这一句话,这突如其来的对自己民族假期次数多的炫耀,连卫煊都忍不住冒出了点点嫉妒。
“那么重视啊,”身边的人惊讶,“真想去看看。”可惜他们速成班的学生成天被困在这幢楼,几位老师不间断地给他们上课,他们根本没时间去“旁听”。
谁知道他们早上刚刚说完,下午的时候临时班长便通知他们下午的课暂停。
“说是今天下午全校要进行‘开课题’大课,老师们基本调不开,而领导要接待客人,实在安排不了老师给我们上课,所以下午的课就暂停了。”
于是全班大部分人冲向了骆清逸这节课的教室。
到了那儿之后,他们才发现不算小的教师里挤满了人,连走廊里也站着不少人,至少上百个年轻人围着里面坐着的30名学生,静静地等待上课铃响。
这时候,校长带着一群西装革履的、和校园风格格格不入的男人们来到了这间教室,在那30名学生后面的空位上坐了下来。
兵哥们也是关注时事的人,当下就有人说:“交流团的人。”
“还有接待团的。”
“中心大学的安德鲁教授也在。”
“难怪骆老师要抽时间备课,要是在交流团面前丢了脸,估计整个华夏都要被交流团鄙视。”
“……”
这时,上课铃响了,骆清逸带着一个大盒子,走进了教室,随着他走上讲台,周遭的窃窃私语也渐渐平息了。
这间大教授明明容纳了上百人,此时却针落可闻。
第46章 四十六
骆清逸走上讲台的那一瞬间,四周围的门窗自动关上,整个教室只剩下投影屏发出的微弱光芒。
在坐的30个学生都已经调出了自己的智能机屏幕,与教学屏幕相互连接,而外来听课的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只能凑合着看较远的大屏幕。
然而哪怕是隔着一定的距离,当屏幕的物品被放大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也不知道这白色的笔筒的用什么材质雕刻而成,整体瓷白而透露出点点黄色,极富年代感,上面杂树成荫,浅浅的线条勾勒出湍急的河水,河边农人或停舟小憩,或在树下相聚逗趣,整体呈现了一副古人悠闲的林间生活。
头上树叶刻度深浅不一,竟连枝叶末节都栩栩如生,小小的笔筒上人们坐姿各异,却不磕绊,走刀软而流畅,人物身体比例协调,就算对古文物一点都不了解,也能被上面的雕工攫取视线。
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它太美,太生动了。
“清·渔家乐图笔筒,造型坚实稳健,构图严谨洗练,带着苏州、嘉定竹刻风格,是当时雕刻工艺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注1】——至少它入了乾隆帝的眼,得了天子的赞赏,我们这次课题的主题便是‘象牙雕’。”话音一落,课件上的展示品开始千变万化。
有雕刻成一条蛇不像蛇的船,大约有三层,底层划船的人占了整整一个船舱,透过他们密集的身影,还能看见船舱里来往的人群,船头站着三四个看风景的人,或是执手而立或是指着远方,二层是三两相聚的人群,明明无声无息,却让人忍不住脑补他们的行动的流畅,隐隐的还能听见他们的谈论声——大概就像刚刚上课前那样?【注2】
有通体披羽、头部微偏,双目炯炯有神的鹌鹑,整只鹌鹑做匍匐状,羽毛染了颜色,肉眼看上去成暗棕色,只在羽干处留了白,整体丰腴而精神,小小的喙部竟生动有力,放大之后能将喙部、眼圈附近的小绒毛看得一清二楚。【注3】
还有或大或小,雕刻简单的、复杂的,但是无论是哪一张图,从整体至细节,都完美得让人无可挑剔。
交流团的成员当时就惊呼了一声,用与联邦通用语有所差别的口音赞叹着这神奇的东西。
“太美丽了,太让人震惊了。”听得多了,就大概能分辨出他们的意思了。
“从古流传至今的雕刻非常多,从木雕至贝雕,均需要我们耐心对待,象牙雕也算是骨雕的一种,只是因为材料稀少所以复制困难,你们的毕业课题便是‘象牙雕’,整整一年的时间可以去确定自己的小方向,除此之外,还有个附加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了那个盒子。
“这是什么!”
“是象牙?”
“他们从哪儿来的象牙?”
“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华夏人那么疯狂吗?”交流团所在的区域瞬间传出议论声,连带着不知内情来旁听的其他人都觉得心惊胆战。
骆清逸撩起眼皮:“我认为,旁听别人的课,安静是最起码的尊重。”
交流团里有人站了起来:“可是阁下,用大象的牙齿来做雕刻品实在是太残忍了,我记得联邦很早就已经制定了珍稀动物保护法。”因为不允许人们肆意杀害动物,所以人们会等到人工饲养的动物死去之后再收集他们的皮毛等东西制成奢侈品,一开始商家们对这种做法怨声载道,因为等一只动物死去太难了,整个联邦又有多少颗星球,有多少人喜欢着这些东西呢,这一股脑的禁止,损失了他们多少商机?
上一篇:炉鼎师尊爆改教导主任
下一篇:玄学武器大师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